林棟培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第四中學,廣東 江門 529145)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傳統教育方式正在逐步被新的教學模式所代替。以前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學習方法,雖然能使部分學生在考試時得到高分,但這些高分學生并非就有很強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了,我認為只有在新課程改革中不斷探究從不同形式激發學生興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實效。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由一定的學習動機引起的,只有當學生有了迫切的學習愿望時,才能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生的這種學習動機從何而來呢?這就要靠教師的教學藝術,要靠教師去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思想政治課的說服力、感召力,極大部分來自教師課堂語言的力度、語言技巧、語言風采。課堂上,教師要充分運用體態語言來表達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對知識的強調,同時也要運用肢體語言和情態語言來表達自身對知識、對學生、對課堂的情感。在語氣上,要有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變化。要以平等、交談的方式進行情感教學,通過對學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與學生建立起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進而給學生創造一個其樂融融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被激發出來了,主動性自然就會發揮出來,對思想品德課興趣更濃了。
“政治課”并不是所謂的“教育課”,很多人對思想政治的誤解想法致使學生對政治課教學產生了偏見,這種想法的形成是由于陳舊的教學模式中沒有生活和社會實踐,只是一味的說教。這也是學生對政治教學課學習無法產生熱情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師學習新課標,熟識教學改革三個維度的要求,以生活作為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背景,以實踐證明政治教學對學生而言的重要意義,讓學生學以致用。學習必須要有興趣,學生對此產生興趣才會增強學習效果,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作業時讓學生收看新聞節目,并根據自己的政治學習去理解新聞內容,在下堂政治課堂中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對新聞表述現象的觀點。再有布置學生課余時間在生活中去參加社會實踐,譬如:鼓勵學生做居民用電調查,調查學生自己家附近的3~5戶居民的一個季度的用電情況,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居民用電情況是如此龐大,國家的負荷程度有多大,從而實現教學目的。由此,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政治教學的樂趣,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
課堂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還有學習的情感交流和態度交流,教學活動需要將這四者并存互相扶持才能完成。所以,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注重知識的講解,對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的培養表現的相對不夠,教學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要是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學習目標,首先教師就需要以良好的形象在課堂上,用信任、尊重的態度去關愛每一個學生,用溫暖去感悟學生,打動學生,這樣必定會激發學生的熱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聲音洪亮,態度和藹,這樣學生就會因為對教師的喜愛而去主動學習,遵守紀律,課堂氣氛就會比較愉快和安定。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是課堂教學中氣氛穩定的基礎,也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農村的初中政治教學中,很多教師認為農村學生基礎差,素質不高,所以在教學中一味地在為學生挑錯,并且語言過于激烈,學生很不喜歡。這樣的教學中,教師有意無意的將對學生的不尊重、不信任,嘲諷的態度表露無遺,致使師生關系緊張,教學效果也很不理想。因此,要履行新課改中的要求,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教師就應該改變對學生的態度,多以鼓勵的形式對待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喚醒學生本身的優良品質,并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和學生做朋友,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答錯的問題要以溫和的態度去糾正,幫助學生,使學生在身份平等的狀態的下學習,從而就會使學生變得對學習更有精神,更加努力,樂于聽從老師給予的建議。由此,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師生的和諧平等的關系致使學生喜愛政治學習,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愉悅,課堂教學效率也會有所提高。這樣就為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要優化教學過程,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在課堂教學中,對教材內容理解要以學生的自學、自悟為基礎。現行的思想政治課新教材一改往日古板陳舊的編排模式,設置了運用你的經驗、探究與分享、相關鏈接、拓展空間等欄目,這些欄目的設置打破了教師包攬講課的一統格局。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內容,確定學生自讀和思維的重點。然后教師把學生在自讀中提出的有價值的、體現教材重點、難點的問題,加以梳理,形成幾個重點問題,逐一加以解決。在課堂教學中,還要讓課堂生動活潑,加強教學的情趣性。政治理論本身抽象性、邏輯性很強,要做到事例清晰,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例如:我在九年級開展探究與分享中開展互動游戲:投誰一票。學生以個人為單位,或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投票選舉依據,讓學生體會公民要積極、主動、理性地參與民主選舉。這樣優化課堂結構,適度增加課堂互動,對學習興趣培養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是新世紀素質教育的重點和關鍵,需要家庭與學校的共同配合,也需要政府部門與社會的通力協作。提高農村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思想道德品質與思想道德行為的水平,對于提高我國的整體思想政治素養與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改善農村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水平,是促進農村初中生個人成長與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推動我國現代化的建設與發展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