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玲
(廊坊市廣陽區南尖塔鎮東尖塔小學,河北 廊坊 065000)
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渠道,因此,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中心環節,結合素質教育的精神實質,開展優化語文教學過程,要把語文教學作為一個整體性的師生互動過程研究,使語文這門基礎學科真正發揮其巨大作用。
所謂教學過程,是指教師為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主要包括制定教學目標,編擬教學程序,選擇教學方法,組合教學手段,構建教學評價等,教學過程是豐富而又復雜的。優化語文教學過程,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學生實際(如知識水平,心理素質,所處的環境等)和教材內容,運用現代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去制定教學目標,編擬教育程序,選擇教學方法,組合教學手段,構建教學評價。
優化語文教學過程,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既重視知識傳播,又重視方法指導,能力培養,心理調整,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學,好學,善學。
不同的教學內容應有其不同的教學目標,制定語文教學目標要依據教學大綱,教材的具體內容和學生實際知識水平,確定基礎素質的基礎目標,又要考慮優等生的個體培養目標;既要有知識教學目標,又要有能力的培養,方法指導目的和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目標,使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更使能力得以提高。
制定教學目標,要力求使制定的目標難易適度,它應有規定性,層次性,具體性和可測性等。例如我講的《草原》一課,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1)認知:
在閱讀中自覺自主識字,學會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2)方法:
積累文中寫景狀物的精美詞句;小組合作探究,抓住課文關鍵詞句,豐富對文本的閱讀感知體驗深入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3)體驗
通過課文感情誦讀以及《我從草原來來》歌曲欣賞,體驗熱愛家鄉的情感并體會牧民因地制宜的生產生活,認識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性
教學中要精心設計教學程序,正確處理知識,方法,能力三者的關系。要創設引人入勝的,輕松和諧的教學情境,真正體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做到信任學生,讓學生去想,去說,去寫。如:在講朱自清的《匆匆》這篇散文時,第一次講時,我讓學生仿寫一句話,我想多讓幾名學生說一說,也可以起到互相學習的作用。結果給我的感覺是這個問題提得有些簡單了,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們的內在潛力。經過深思熟慮,在第二次試講時,當學生讀到:“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蔽艺f:“同學們,時間既看不見也摸不到,但它卻實實在在地從人們身邊匆匆流逝,作者是怎樣用它那豐富的想象力,形象的捕捉時間的蹤跡的呢?學生紛紛在書中尋找答案,知道了時間在洗手時,吃飯時,睡覺時,嘆息時都會悄然而逝。我又相機啟發:“同學們,作者的語言魅力無窮,同學們的創作潛力無窮,愿不愿意把自己在學習、生活中時間匆匆流逝的例子也寫一寫呢?下面請同學們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仿寫一段話,小組交流,選擇最好的句子組成一段話,全班交流,看哪組寫得精彩?!蓖瑢W們個個充滿寫作的沖動,筆下生花,你寫一句,我寫兩句,有的甚至寫三四句話。“當我躺在床上不愿起床時,日子輕輕地從被子上飄過;上學路上,當我邊走邊玩時,日子大搖大擺地從我身邊跳過;課堂上,當我東張西望時,日子伶伶俐俐地從我眼前流過……。”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要在吸取各種教學方法精華的基礎上大膽進行教學實踐。將各種教學優化組合,使之能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教古詩文,不強行命令學生背誦課文,多是讓學生熟讀成誦。語文教材中所編選的古詩文,大都是很精彩的,這些文質兼美的文學遺產,只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突破字面意思理解的關卡,再加上適當的簡析和鑒賞。學生沒有不愛讀的。只有讀懂了、讀熟了,才會收益更大。未讓學生背誦,學生卻都能背誦。
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熟讀課文。讀包括默讀、范讀、領讀、跟讀、朗讀、齊讀、輪讀、速讀、搶讀、跳讀和倒讀等。各種讀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默讀,是熟讀成誦的前提,便于讓學生掃除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范讀、領讀,是熟讀成誦的表帥,便于教師 正音和讓學生抑揚頓挫的情調模仿。朗讀,是熟讀成誦的基本功,便于理解含義,表達感情。齊讀、輪讀,是熟讀成誦的群體保證,便于互補有無,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評價氛圍。速讀、搶讀,是熟讀成誦的競賽手段,便于激發情感,展示個性。跳讀、倒讀,是熟讀成誦的創新技法,便于順向、逆向、跨越性思維,進而拓展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些熟讀方式的綜合運用,可讓學生在潛意識的熟讀中達到背誦的目的。如果能再加上一些對重點詞句的抄寫、聽寫和默寫訓練,就會事半功倍,使學生記得更牢固,寫得更準確。不強調背誦,而熟讀事事都為背誦創造條件,做好充分準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熟讀而成誦。
要優化教學過程,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保障。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如:板書,圖畫外,要想增加課堂知識密度和容量,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訓練機會,就必須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如幻燈投影,實物投影,電影電視,錄音錄像等,以提高興趣,增強直觀性,加大可見度,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應根據課文度具體特點,采取恰當度達標手段,可講授、談話、導讀、討論、點撥、誘導等。每堂課最后要進行檢測常規性,內容是目標等重點,教學評價對目標教學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既是調節教學目標,檢測達標的手段,有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好幫手。
總之,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教學過程的優化勢在必行,它需要我們每個人去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