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華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興仁中學,寧夏 中衛 751700)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隨著新課標的發展,“互聯網+”對初中英語教育產生極大的影響,區別于傳統的教育模式,教材不再是學生知識來源的唯一途徑。互聯網背景教學讓學生在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下,收獲等多的知識。教師只需要明確教學內容,將學習資料查找正確,從而正確引導學生開展適合自身發展的自主學習模式[1]。
微課教學是通過信息技術,運用認識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規律。教師利用互聯網+背景教學視頻和網絡教學資源,通過營造半結構化主題式教學環境。從而提升教學效率。那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發揮微課教學有作用,值得廣大教師思考。在新課改推動下,在探索式研究初中英語中的教育中,微課教育脫穎而出。通過微課形式開展短視頻教學,微課是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的核心構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素材課件、教學設計、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網絡短視頻、圖片及影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興趣[2]。
在教師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切合教學主體,使用多媒體技術利用5~10min播放教學短片,有效的涵蓋了教學內容,知識重點。將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的反應到視頻短片課件當中,教師操作步驟簡單,學生清楚的觀看熟記操作步驟流程。還可以在關鍵教學知識點上放慢速度講解、重復演示講解等多種講解模式。使學生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快速掌握信息技術操作技能。
微課教學具有不受教授時間、地點和重復次數等限制,深受師生喜愛。微課教學同播放短片形式讓學生了解、理解、掌握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學生需要通過微課素材掌握學習任務。在選取和制作微課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的選擇微課教學。將微課內容的教學目標的設定為概括準確、簡潔易懂、操作性強便于學生理解和學習。微課教學內容可以是一個故事、一首流行歌曲、一段情境對話等。
例如:利用微課讓學生實現快速記單詞。House(房子)+Wife(妻子)=Housewife(家庭主婦);Bath(淋雨)+room(房間)=Bathroom (淋浴房);Black(黑色)+tea(茶)=Blacktea(紅茶)這里需要注意不是黑茶,Black是指茶湯的顏色;Lucky(幸運)+dog(狗)=Luckydog(幸運兒)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Watch+dog=?是什么意思,你還能舉出同樣的復合詞嗎?教師通過有趣的提問讓學生們開拓思維空間。微課教育提供短時間有效教學,可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
英語作為第二習得語言,讓學生使用第二語言作為交流溝通工具是新課改后的教學重點。現代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再一味強調音標語法的掌握,而是重視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運用英語思維和自然拼讀方法去實踐日常生活。一直困擾學生及家長的一個誤區是沒有合適的第二語言環境,雖然語言環境對英語學習占據重要因素,但是對于現代英語學習而言,互聯網發揮的重要作用[3]。
例如:教師圍繞教材內容,找到合適教學的微課短片。教師只播放影像,關閉聲音模式。讓同學們運用本堂英語教學內容開展情景模式對話。可以分組進行對話模擬訓練,也可以獨自配音練習。教師引導學生在整理配音素材中結合本堂課教學重點,讓學生即興發揮能力和交際語言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同時,互聯網+背景下利用微課教學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環節,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通過創新式互動教學法的開展,讓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并做好教學內容查漏補缺的工作。學生在互動環節中可以分小組討論,增加日常聽、說、讀、寫、譯的練習,形成互幫互帶的學習局面,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起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互聯網+背景下微課教學模式,成功的引入初中英語教學中,不但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助于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輔助教師順利完成教學大綱下的英語教學任務。微時教學對初中英語教師提出更高的教學標準。對此,教師通過互聯網+背景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各種交流互動活動,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