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
(信州區逸夫小學,江西 上饒 334000)
花樣跳繩的種類繁多,主要有腳跟跳、腳尖跳、雙腳跳、弓步條多種,它能夠使神經系統得到很好的鍛煉,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能增強上下肢肌肉力量,促進青少年骨骼的生長發育。經研究調查,持續跳繩10分鐘,與慢跑30分鐘或跳健身舞20分鐘的效果相差無幾,可謂是耗時少、耗能大的有氧運動。因此跳繩的減肥作用十分顯著,它可以結實全身肌肉,消除全身上下多余脂肪,跳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能夠注意訓練的方式方法,讓學生進行適量的運動。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鍛煉遵循著快樂教學的原則,對于花樣跳繩的教學其主旨不僅在于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為學生以后的體育鍛煉打下基礎。花樣跳繩的形式多樣正好迎合了小學生好奇多變的性格,因此成為大多數學生所熱愛的體育項目之一。學生的興趣對于教師的教學組織來說十分有利,但是興趣所能夠維持的時間是短暫的,如何借助花樣跳繩來幫助學生培養耐心和毅力,這是每一個教師所需要去考慮和衡量的。在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的選擇、步驟的組織和對學生秩序的維持,這些環節在實際的教學中都是不可忽視的,因此,這就需要考驗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專業教學能力成熟程度。
例如,教師在上三年級的體育課時,對于花樣跳繩的設計如下,教師首先將班級中的30個小朋友分為10組,每組3人,三人進行跳長繩游戲,一個人跳繩,兩個人搖繩,反復進行多次之后可以變換形式,進行單人跳繩或者分為三組,每組10人,進行多人跳長繩游戲。通過不斷的變換形式來維持學生的興趣,同時能夠達到鍛煉學生的腿部、手眼協調、協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步驟的規劃和設計不僅是教師自己的事情,師生合作在教學中的應用十分的重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建議才能夠設計出更加貼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針,通過和學生共同設計教學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能力,激發潛能,同時增加學生的配合程度,力求為學生定制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的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積極的情緒體驗。
例如,教師在上五年級的體育課的時候,教師設置的教學重難點是教會學生手上擺放成前后交叉、背后交叉、腿下的交叉等動作,并能夠熟練的運用。教師首先做的是向學生展示這些動作,讓學生進行短暫的練習,之后,教師讓學生進行討論,如何將這些動作結合到跳繩活動中去。教師通過教授學生眾多的花樣動作,讓學生創編出有新意的花樣套路,讓學生積極動腦,自由創新想象。同時教師啟發他們可以從隊形、音樂、動作創意等多方面去進行設計想象,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去選擇自己接下來的活動組織內容。最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建議下,商量出了以比賽的方式去進行練習。第一步,單人前交叉跳繩十下;第二步,完成后拿著跳繩跑去完成跳大繩二十個,中途中斷即要重新進行;第三步,回向隊友將跳繩交給隊友完成腿下跳繩,之后隊友逆向重復一遍極為成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將教學重點蘊含其中,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相應的動作技能。
體育活動能夠鍛煉學生的體魄,同時也是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培養自信的重要途徑。現在很多的學生在家中都是獨生子女,備受父母的呵護和寵愛,也以此養成了自私和嬌氣的不良習慣,導致學生在進行體育訓練的時候稍加強度就會喊累,缺乏毅力,同時這也是我們國家的青少年身體素質在亞洲位列朝下的原因所在。少年強則國強,只有擁有強迫的體健才能夠更好的學習。在常見的體育教學中多以集體教學為主,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所以他們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就會存在優秀和較差的不同層次,而能力較差的學生常常會因為自己的表現不如別人而產生自卑的心理,從而慢慢對體育產生抵觸情緒。正是如此,教師更加需要以積極鼓勵的語氣和態度去幫助他們進步,讓他們感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所在。
例如,教師在上體育課的時候,為了能夠幫助跳繩能力較差的學生有效的進行提高,進行采取了隊伍重組。教師采用一帶一的形式,讓跳繩能力優秀的學生去幫助較差的學生,作為學生他們能夠實現更好的交流,找到對方存在的缺點進行針對性調節,從而更好的進步。在課上,教師組織了跳繩接力賽的活動,讓學生進行分組比賽,讓學生進行合作,融入團結協作的意識,最后,最先完成的隊伍能夠獲得相應的獎勵,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總結: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少年強則國強,而現實卻是我國的強少年身體素質遠遠低于其他的國家,這不禁讓我們反思我們的教育體制。隨著時代的變化,素質教育成為主流,但是大環境下,競爭壓力的不斷攀升那導致家長和教師給予學生越來越多的學習壓力,很多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久坐教室,課外還要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長時間得不到鍛煉,身體素質弱、抵抗力弱。近年來,體育在教學中比重逐漸增強,這是大勢所趨也是對當今教育現象的挽救和調整。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思維方式還處于發展的階段,適當的運動能夠有效的幫助他們進行思考,拓展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花樣跳繩屬于有氧運動,有利塑造學生強健的體魄,同時它對場地的要求十分的低,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練習,在學習感到疲倦的時候能夠起到緩解疲勞的作用,實現真正的勞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