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禹池
(貴州省思南縣青杠坡中學,貴州 思南 565116)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是師生之間實現互動、交流與發展的最常用、最主要的教學手段。課堂提問以問題為載體引領課堂活動實現知識的有效傳遞的教學方式。然而在初中化學課堂上,由于學科特點和知識的特點,提問是教學中使用最頻繁的教學手段。教師通過提問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提問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哪里還不清楚,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合理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實現知識高效傳遞的重要途徑,提問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而且可以發掘學生的潛能。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及時改進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也能夠使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提高。而當前的化學課堂提問存在諸如很多不科學不嚴謹的提問,提問指令的不明確會讓學生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下降。因此這就要求教師重視課堂提問。對教學過程而言,課堂提問既是一種教學技術也是一種教學藝術,所以課堂教學中的提問不能隨意的提出。
初中化學是化學學科的啟蒙階段,對知識的要求很多是要求識記的,這就要求在課堂上要有識記性的提問。這些問題學生通過之前記憶的知識可以回答,這類問題比較適合檢測學生對概念、公式等有固定事實知識的掌握,能夠對接下來的教學做鋪墊。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中,教師提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是什么?”、“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等這些都屬于識記性提問。
識記性的問題能幫助學生回憶已有的知識,但是也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因此在設計問題時要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問題,例如在設計二氧化碳組成的問題時,可以設計為“二氧化碳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也可以設計成“二氧化碳是由什么組成的?”我們可以看到,后一種更能使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可以反應到化學式的意義,從而反應出多種答案,形成開放的發散思維。
理解性提問要求學生能夠在能說出事實的基礎上能解釋問題的特征,也就是說學生通過自己先前的經驗去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這類提問設置一般是為教學目標中的知識與技能設計。比如說在粗鹽提純中,設計問題粗鹽提純的步驟,學生根據自己在實驗室的操作,回答先溶解、過濾、蒸發、結晶。教師通過一個的提問,可以牽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回顧已有經驗從而更易掌握知識。理解性的提問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更高一級的要求,因此要打好學生的基礎,才能使學生回答這些問題,比如說濃鹽酸敞口放置其溶質質量分數的變化,學生只有通過自己對濃鹽酸物理性質的理解才能準確的回答這個問題。
應用這一行為動詞在學習中屬于高層次的要求,它要求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性提問就是通過提問讓學生完成知識的深層次理解遷移,比如說制取氧氣,學生已經知道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制取氧氣,那么提出問題氨氣可以用排空法收集嗎?用向上排空氣法還是向下排空氣法,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完成對新知識的遷移。再比如,已經學習了化學式所表示的宏觀微觀意義,所以即使在學習中遇到不認識的分子式其意義都是相同的。如在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時,學生已經知道了前面的金屬可以把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因此可以提出將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有什么現象?這樣的思維觸動是能夠讓學生更靈活的運用知識,更深的理解知識。
教師在提問的第一個步驟是精心設計問題,精煉語言,表述清晰,讓學生能立刻明白教師的提問意圖,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提問要依據課程標準,從基礎知識出發設計問題,使得所提問題能讓全體學生參與思考。假想一個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全班只有一兩個問題會,這樣的問題是意義不大的。教育的本質是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設計問題要從課標出發,讓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初中化學面臨學生升學考試的考核,因此,要以課標為基礎,以中考說明為方向,把握課標對每一個知識點的層次要求,進而去設計問題。如要求識記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那么在設計提問時主要以知識型的事實為方向,要求學生給予準確的回答。再比如要求綜合運用酸堿指示劑的知識,再設計問題時要注意使用應用型提問,讓學生能夠去發散思維,綜合的利用和融化知識。
教師在提問時要給學生留有恰當的侯答時間,很多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急于呈現問題,不注重學生的反應,往往會造成自問自答的情況。學生不知所云,教師會感到自己上課特別的累。所以,提出問題之后要給學生反應時間,讓學生有機會去組織大腦中先前的經驗,能夠去引起思維的流動,達到有效教學。
有經驗的教師在提問的時候非常的沉穩有序,能夠在每一個學生回答完畢之后給學生及時的評價。對問題答案進行補充和訂正,給學生積極的反饋。有些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完后教師不給學生反饋,這樣的話學生有時候會茫然,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或者有時候學生的回答表述不正確,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及時的反饋和評價,引導學生進步。
提問是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的重要的手段,教師要鼓勵不同學生提問。有些教師因為擔心學生提問打亂自己的教學計劃,因此都在按照自己的思路講課,這樣其實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各方面發展。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只有通過提問才能對學生形成思維的碰觸,讓學生進步,獲得學習知識的快感。教師要充分運用小組的力量,將解決問題的機會給了小組,學生們通過討論進行有效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