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土木鎮中心校,河北 張家口 075400)
德育即是對學生實施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社會各界加大了對德育的重視力度。作為特殊的老師,班主任應該怎樣落實好德育,為學生的長遠發展作出貢獻,值得全體班主任認真探究。
科學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多樣化的人際溝通方式,社會活動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征,在信息飛速傳播的今天,社會上傳播的某些不良信息或不良事件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具體而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復雜社會中存在著一些扭曲的價值觀很容易影響學生,青春期的學生過早地接觸社會,在很多學習無用論、讀書無用論思想的影響下,學生身心發展受到影響,心理上產生厭學的情緒。青春期本身就是一道坎,對于價值觀正在成熟發展的學生而言是極大的挑戰。
現階段的七年級學生對金錢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欲望,學生渴望電子產品、渴望外表上的美麗,渴望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獲得金錢,人生觀和價值觀錯位。社會上的娛樂場所影響下,學生過早地接觸社會上的多樣化形態,很容易受到復雜社會影響。
很多七年級的學生父母認為孩子剛剛踏入到初中階段,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適應,對孩子教育的要求并不高,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也是成績占據主要部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單純在班主任的重視下并不能有效開展。
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首先要從思想觀念上加以轉變,樹立德育教學的正確目標,探索新穎的德育教育方法,滲透德育教育于班級管理中和活動當中,學會正確地表揚和批評學生,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良好的品德是學生個體之本,個人品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體的發展。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德育教育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班主任的德育教育需要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要求,也是德育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準。現階段的班主任德育教育目標存在一定隨意性特征,重智育輕德育的思想依然存在,整個德育教育形式主義特征依然突出。欲要實現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需要老師積極轉變思想和觀念,正確對待德育教學并審視德育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樹立明辨是非的觀念,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為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班主任是整個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承擔著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智力教育多項工作,需要培養新時代的德才兼備人才。德育工作的開展需要思考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狀況,尋求更加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德育教育的理念和目標兩者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班主任需要樹立正確的目標,與學校的綱要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掌握學生的實際狀況并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實現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職責和使命所在,在其中滲透德育教育能夠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班級管理工作無時無刻不存在,班主任用更加民主的班級管理機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氛圍,全體同學都能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在班級管理中形成團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班主任需要把握合適的機會實施德育教育,在和諧師生關系前提下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最終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
對七年級學生實施的德育教育并不能單純依賴老師的說教,一味地說教難以達到預期的德育效果。基于此,班主任需要把握好德育的出發點,組織學生參與到各種各樣的班級活動當中,在實踐中獲得真實的情感感悟。班主任組織學生參與到集體實踐當中,能夠培養學生形成優良的品德,和傳統的德育教育相比,師生的感情越來越好,貫徹落實規章制度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就顯得順暢得多,更好地影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沒有一個個體是完美的,七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犯一些錯誤實屬正常,班主任需要遵循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原則,正確評價學生的表現。沒有批評的德育教育是不完美的,沒有表揚的德育教育更是不完美的,適當的表揚和懲戒對于學生人格的健全有著重要價值。七年級的班主任需要合理地批評和表揚,在發現學生的道德和思想上出現問題后,要及時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班主任需要幫助學生克服道德上的缺點,對學生錯誤的想法進行有力的“回擊”,讓學生能夠對班主任的教導心服口服。倘若班主任忽視道理的引導,而是通過體罰、變相體罰或訓斥的粗暴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學生只會偽裝自己,在班主任面前不暴露出自己的另一面。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外在的懲罰固然需要,但懲罰僅僅是治標不治本的錯誤行為,心靈上的教育遠遠比懲罰更關鍵,合理的評價能夠維護學生自尊,讓學生認識到何事該做,何事不該做,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提升德育教學水平。
總而言之,現階段關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已經成為社會上重點關注的教育問題,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在班級管理實踐中實施有計劃的德育教學,按照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多樣化的德育教育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有效指引下,逐漸提高品德修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