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富貴
(四川省大英中學,四川 遂寧 629300)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習效率,活躍自身思維,形成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道德品質,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這一教學理念則需要教師們不斷思考,并探討出具體的應用對策,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參考[1]。
合作學習的效果和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合作學習的本質便是學生們自發進行的一種團隊合作學習形式。在此過程中,教師如果強制要求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則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無法發揮出實際作用,是合作學習僅僅流于形式,降低了它的功能性。所以,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興趣,使其主動的參與其中,并享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和對自身的幫助。物理知識和現實生活具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如果想要將兩者進行充分結合,則必須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比如,對于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教學內容,進而將感性認識轉變為理性知識,將抽象概念具體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2]。
為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物理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并使小組成員之間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調動起每一名學生的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小組成員應制定出共同的奮斗目標,形成良好的集體榮譽感,實現自我管理,強化思維能力,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學生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充分展現自我,并為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教師在此過程中要發揮出指導作用,并多開展一些動手實踐課程,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通過互相幫助,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
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及時應該重視對學習小組的合理劃分,使其能更好地發揮出合作學習的效果。開展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節約課堂時間,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這樣在劃分小組時可以更好的保障小組成員之間的均衡性,使成員之間的知識水平沒有過大的差距,要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目的進行劃分小組。除了這些劃分依據之外,還要考慮好學生的性格特點,為學生們打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保證學生可以進行充分有效的學習。部分高中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懂該如何與人交往,因此開展合作學習時也會無法避免的出現一些問題,教師需要實時進行觀察,發揮出自己的指導作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高效的進行學習,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為日后學習奠定基礎。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交往,形成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3]。
想要實現更高效的合作學習,則必須要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這也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教師和學生可以形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能更好的敞開心扉,勇于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為合作學習奠定基礎。教師還應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充分的進行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學生會自主解決,在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和其他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共同探究這一問題。學生之間通過交流和探討,一方面可以互相共享學習經驗,另一方面還能形成良好的同學關系,培養合作意識,自覺地參與到合作學習當中,并和同學之間進行深入交流,提高學習效果【4】。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合作學習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重視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并建立出完善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結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正確的開展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全班同學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