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大林鎮實驗學校,內蒙古 通遼 02800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處于對外界有強烈探索欲望的階段,因此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好奇心,讓學生對其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如此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法練習在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中是基礎學習,但同時指法練習也是一項非常枯燥的練習內容,大部分學生在練習一段時間之后,由于內容枯燥單一而松懈下來。另一種情況就是,由于教師無法對每位學生進行監督,而出現學生不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練習。針對此情況,教師應該想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其產生興趣。毫無疑問,最能夠吸引小學階段學生注意力的就是游戲,因此教師可以將游戲植入到課堂練習中去,寓教于樂。現在網上有很多打字練習的軟件,如《金山打字通》等。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打字練習軟件的游戲進行訓練,學生投入到游戲中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因此練習效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另外,小學階段學生的個人榮譽感非常強,在友好的學習氛圍內,設置比賽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成倍的提升。教師可以先進行小組賽,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打字最快,選出指法正確率最高的學生,再將每組選出來的學生進行比賽最終獲勝的學生可以獲得榮譽稱號,或者老師進行小獎勵。小組比賽由于人數較少,教師比較容易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從而進行總結,也好有針對性的進行糾正。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改正,在打字游戲和比賽中,將指法進行熟練的練習,一段時間之后,學生的打字速度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對于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也會有一定的提升。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充分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考慮,因此不能只按照備課時的預設情境進行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在講臺上面講,或者是通過微機室的主機控制學生的電腦,向學生演示操作,教會學生怎么進行使用等。由于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對于問題的看法以及想法都有所差異,在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的環節中,學生經常可能提出一些與教師的預設不相符合的問題,甚至偏離了教師預設的軌道。提升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可以對此種現象加以利用,善用這些意料之外的現象,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精彩,并讓學生找到信息技術與生活以及學習之間的緊密聯系。
例如,我們在學習因特網相關的知識時,偶爾會出現網頁打開速度變慢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的是時候,我們首先的想法是網速變慢,或者是感染了病毒。在一次課堂上也出現過相關的情況,我們先對文件夾進行了檢查,發現每個文件夾中都包含了一個相同的文件,由此我們知道是電腦感染了某種病毒。以往在遇到此類情況的時候,大部分教師的選擇自己默默解決問題,學生對此中所出現的問題一無所知,自然不能對此問題有進一步的了解,下一次遇到類似的問題,仍然無法獨自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而新的教學模式是告訴學生出現這類問題的原因,讓學生知道是病毒的原因導致的。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十分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會接著問為什么電腦會中病毒。如果教師一味的按照自己的備課內容進行教學的話,會直接對學生的這一問題進行回答,更有甚者忽略學生提出的問題。轉變教學思維方式就不難發現,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教師可以將這個問題留給學生,當做作業,讓學生抽時間在家里查詢一些與電腦病毒相關的資料,讓學生通過資料的對比,確認電腦是否中毒。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對此類問題進行深入的了解,又能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在下一堂課上,教師應該對學生搜集的資料進行總結和講解,與學生進行交流,并教會學生怎樣預防電腦病毒感染,以及感染之后應該采取怎樣的基本措施進行處理,同時讓學生明白電腦安全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資料收集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效果,首先應該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就是拋棄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善于從學生提的問題著手找到突破口,如此才能讓課堂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除此之外,還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尋找簡單有效的方法,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讓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主動性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