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
(中鐵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德陽 610091)
當下國內外經濟形勢較為復雜,建筑施工企業受到產能建設投資第諸多方面因素史無前例的遇到了“寒冬期”。隨著建筑行業競爭的的日益激烈,在新形勢下職工思想呈現出多元化特征,各種焦點、難點、熱點問題日益凸顯,同時建筑施工企業工會也面臨則著傳統工作模式以及不同利益群體與時代發展趨勢不適應等諸多新問題,對此,建筑施工企業工會組織,要采取措施。服務大局。融入中心,保持隊伍和諧穩定工作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工會的職能作用,助推建筑施工企業的穩健長遠發展。
在新形勢下,創新是時代賦予工會工作者的職責,是工會工作的動力所在,為此中鐵二局工會需做到以下幾點(一)中鐵二局必須要以創新觀念審時度勢,在工作中以創新的精神不斷拼搏進取,直面難題。實現各項工作的新突破,同時還必須要積極圍繞當前工會模式不斷創新,以便更好的做到計劃來自于職工群眾,工會依靠職工群眾,活動有效吸引群眾,進一步規避工作機關化、行政話傾向[1]。(二)工會組織還要緊緊圍繞工會履行基本職能不斷創新,進一步加大維權方式方面的創新。工會組織在維權上一方面要維護職工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另一方面還要維護職工精神文化需求和職工的政治權利。(三)工會組織要圍繞活動方式進行創新,進一步凸顯群眾活動的廣泛性和組織的群眾性,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工會組織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將職工群眾更好的吸引到工會組織上,在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全面覆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的創新。
中鐵二局為了給員工筑起一個溫馨幸福的家,抓住有利契機,出臺了《關于“關愛職工計劃”暨“十個一工程”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把“十個一工程”向縱深推進,力求做精、做細、做實,為服務好基層職民工再展新作為。為此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優化建家硬環境,中鐵二局,通過普建、優化、創新、人文關懷等,進一步實現“人有其居”到“人優其居”,另外,中鐵二局還要嚴格根據統籌兼顧,因地制宜的原則,基于讓廣大職工基本生活條件得以滿足的基礎上,為職工創建小家硬環境,讓職工能夠“以企為家”。(二)工會組織基于進一步優化駐地建設標準化上,科學合理劃分項目駐地宿舍區、生活區、辦公區、休閑區等,工會組織通過這樣的途徑,讓項目駐地文化、生活配套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為從整體上提高“小家”整體水平,工會組織還設置了文化長廊,職工健身房、職工書屋以及體育場所等,(三)中鐵二局為了更好的建設特色小家,還可以充分利用個別項目優勢和特點,建造小家特色,建設幸福農場、工地醫務室、自助小超市、愛好俱樂部、心靈驛站等。
為更好的將關愛關心工作送到實處,中鐵二局工會組織需做到以下幾點,(一)可以嚴格根據預防為主,有病早治,無病早防”的原則,一年一次下發相關通知,對職工體檢時間、體檢項目、體檢標準提出更加明確的要求,科學合理指導組織員工進行體驗,此外,可以增加員工上崗前的體檢,接觸職工病危害作業的員工進行體檢,在崗體檢等,同時給員工構建健康的檔案,合理安排調休,最大化的保障廣大職工健康。(二)對于工會組織而言,工會組織在關心職工身體健康的同時,還必須要關注廣大職工的心理健康,并在具體的工作中,做到幾點1.是確保有平臺,工會要立足于實際情況,下發關于建立職工心靈驛站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項目心靈驛站配置。選址以及室內布置等要求[2]。2.是必須要有隊伍,對此中鐵二局可以選送工會干部到其他優秀的企業中進行培訓學習,進而更好的科學合理的管理職工心理健康奠定良好基礎;3.是確保有內容,這就需要工會組織在“面”上廣積極開展職工健康教育,同時并在“點”方面下功夫,一對一的做好職工心理疏導工作,以及對職工家庭的關心關愛。
近年來,隨著企業不斷發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以及職工收入的日益增加的同時,職工的外延和內涵高速發展。對此,工會組織要做好以下幾點,(一)必須要通過各種途徑進一步增強工會的活力,在工作中,堅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職工,以新穎別致的活動最大限度吸引職工,以企業精神塑造職工。(二)工會還需堅持經常性、廣泛性以及群眾性的原則,為廣大職工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職工喜聞樂見的、寓教于樂的活動,在企業內部唱響,精神文明、政治思想以及企業文化大戲,最大限度的滿足各種特長、各種層次的職工的需求,促使職工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促使自身審美能力的提升,進一步提高自身生活質量和品位。(三)工會需要將文體固定活動和一些不固定活動結合起來,為廣大職工營造一個團結、和諧、健康的施工氛圍,同時并在各種節假日及日常舉辦集體文體活動,開展各類活動,如,讀書、演講、文藝表演、籃球比賽、附近旅游、戶外拓展等,讓工地文化氛圍得以豐富。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經濟環境和社會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工會工作可以說任重而道遠。最近幾年,隨著企業的日益發展,在新形勢下,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經濟環境也在日益變化,因此,工會工作也要緊隨時代發展趨勢,不斷調整和變化,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進取,另外還要緊密聯系群眾,關心關愛職工,以便更好的為職工服務,做好職工的貼心“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