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秋
(遵義會議紀念館,安徽 遵義 563000)
文化是一個國家精神和意識的重要象征,代表著一個國家無形的財富,在提高我國綜合軟實力的過程之中,我國必須要以文化為立足點,了解文化發展布局的實質要求,通過對文化建設工作內容和形式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來調整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保障這一工作的大力落實。早在革命時期,我國就已經形成了鮮明的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中的精髓,具有極為明顯的時代性,色彩性以及鮮明性,因此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過程之中,我國可以以紅色文化為核心,更好的體現我國的文化特色以及優勢。
通過對文化的分析可以了解一個民族的靈魂以及血脈,同時國家以及民族的發展必須要以文化為基礎,不斷促進文化的繁榮發展,保障國家和民族獲得源源不斷的精神根基。首先紅色文化具有大眾性,科學性和民族性,屬于一種積極性的文化,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奮勇抗爭的重要精神載體,紅色文化之中所涉及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革命文化非常復雜,通過對這一文化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我國歷史的發展進程。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這一文化主要包括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井岡山精神,在對紅色文化的科學性進行分析和研究時可以發現,這一文化能夠堅持實事求和理論聯系實際,站在宏觀的角度正確的對待國家以及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嚴格按照客觀規律推動人類文明進程。大眾性則是紅色文化的本質特征,這一特征能夠更好的體現人民的主體地位,真正的實現國家的穩定建設。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紅色文化進行分析時提出,這一文化形式主要以人民群眾的集體智慧為主體,因此對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有著重要的作用及優勢。
首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過程之中,紅色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呈現形式以及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發展以及生產的過程之中,紅色文化越來越豐富和多元,同時是生產實踐過程之中的重要精神支柱和財富。通過對紅色文化的分析及研究可以了解我國的民族意識以及生產理念,紅色文化能夠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理論基礎,嚴格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不斷以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質推動國家的穩定建設和發展。另外在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過程之中,我國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這一點與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非常一致,在推動人類文明形成的過程之中,紅色文化的內容和形式越來越豐富,同時實現了進一步的創新以及發展,如果能夠將紅色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相結合,那么就能夠有效推動我國的穩定建設。
其次,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載體以及活力源泉。在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教育的過程之中,我國必須要嚴格按照紅色文化這一重要的傳播載體和基礎,分析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階段中的壯舉,積極創造出更多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不斷為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提供更多的動力和支撐,充分體現中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作用及優勢。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過程之中,紅色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國必須要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相結合,積極挖掘和培育紅色文化,了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發展的方向,構建全面化的服務平臺,打造出具有我國的特色以及核心競爭力的紅色服務產品以及品牌,著眼于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實踐條件,積極利用各種現代科學技術,不斷實現優秀思想文化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緊密聯系,為紅色文化的進一步弘揚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和環境。其次,我國還需要注重文化宣傳以及繼承和弘揚,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的宣傳手段,擴大紅色文化的影響,抓住新時代背景之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與建設的新內容、新要求和新標準,著眼于紅色文化宣傳陣地建設的實質條件,通過網絡媒介以及傳播建設來更好的體現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和作用。
最后,我國需要根據目前的國民教育情況,將紅色文化教育與文明教育相結合,積極體現紅色文化的理論指導作用及優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在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之中,各個學校可以將紅色文化融入其中,著眼于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要求,充分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優勢,保障學生獲得更多自主實踐和學習的機會,在社會實踐和課堂學習的過程之中對紅色文化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從而主動與老師進行互動,接受優秀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的大力落實做出自身應有的貢獻。
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過程之中,紅色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及價值,我國需要立足于文化建設的實質條件重新調整建設方向和建設理念,抓住紅色文化的重點和核心,更好的體現紅色文化的推動作用以及優勢,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的綜合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