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彤
(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第一中學,江西 上饒 334400)
化學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實驗在化學課堂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的教學課堂上,巧妙地運用化學實驗,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所要講授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利用所學知識來指導自身的生活實踐,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要求。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高中化學的實驗教學方法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忽略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忽略了化學實驗的生活實踐應用等等,因此教師要從實驗入手,多方面、多層次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任何學習活動都需要學生具備毅力與恒心,而毅力與恒心作為創新品質的基礎構成,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實驗探究活動進一步發展。所以,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毅力以及恒心的引導,通過實踐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潛力。例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制作一些實驗教具,對原來的實驗進行改動或改良。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縝密性。又如,以處理實驗廢品為例,實驗會產生一些污染性實驗廢品,教師讓學生處理這些廢品,既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開展實驗設計,深入探究實驗過程。這種實驗探究活動,能夠增強學生的化學知識綜合運用效果。其中,實驗技能或實驗方法也能成為化學問題處理的基礎條件。通過增加實驗次數,并適當調整實驗難度,學生就能自覺且積極地參與到實驗設計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創造能力。
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當中,容易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缺少創新意識。這極大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和成長。由于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夠強,學生在以后的其他學科學習當中,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拓展和提升。在今后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需求來進行拓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只有讓學生能夠與教師積極地進行溝通,教師才能了解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并且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邏輯意識,積極投身到化學學習當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關鍵。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中把生活和化學聯系在一起,做到事半功倍。化學實驗主要是為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為化學理論尋找基礎。如果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枯燥的講解,學生就會感到無聊,在學習上就沒有任何樂趣,更不用說對化學實驗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將化學實驗與生活聯系起來,這樣不僅可以縮短化學與生活的距離,還可以讓學生從內心接近化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學習金屬的腐蝕性與防護措施之后,老師可以將這一知識點和生活實際相聯系,如,在生活中如何防止家用菜刀生銹這一實例,讓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找到答案。再如,學習完酯化反應之后,可以給學生講解,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烹飪時加入料酒后,還需要加入醋,但是食用的時候卻只能嘗到一種味道?讓學生通過學習去思考這些問題,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夠讓他們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在生活中去尋找化學知識,并且用積極的態度去認真研究,進而達到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化學學習是一個系統性的學科學習,學生要通過不斷鞏固總結自身的化學所學,才能提高自身的化學水平。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高中化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定期整理歸納所學過的知識點,通過思維導圖等方式引導學生構建化學知識體系,將化學學習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細致的劃分,再結合各知識點展開復習以及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化學創造性思維。教師可以結合時代發展的潮流,為學生的化學復習準備一些比較先進的化學題目,引導學生尋找多樣化的解決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通過系統的知識整合,加強了各化學概念的相互聯系,通過培養學生多樣化的解題能力,啟迪學生思維,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師要將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滲透到高中化學教學的始終。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結合理論教學以及實驗教學,在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前提下提高高中生的化學素養,培養其化學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