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玉
(福建省福安市第三中學,福建 福安 355000)
引言:體育鍛煉有助于塑造學生優美形體和健康體魄,尤其是在高中時期學生的課業十分繁重,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夠讓他們保持精力充沛,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應對來自學習上的挑戰。高中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十分豐富,以足球為例,不少學生都對足球報以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對足球技巧不甚了解,因而無法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如果能夠基于學生興趣愛好出發,合理設計足球教學方案,將足球運動的趣味性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那么足球教學必然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點所在。
足球是一項團體性運動,需要多名學生共同參與并保持良好協作,對學生的合作意識、戰術意識和臨場發揮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通過在高中體育課中開展足球教學,傳授學生足球運動的技巧,如踢球、奔跑跳躍、搶截球等,鍛煉學生的體能,增強學生的耐力,在此情況下學生的身體素質將會有明顯的提高。與此同時,足球運動還需要學生保持全神貫注,善于抓住時機,積極思考如何與他人配合,幫助本隊快速進球并取得最終的勝利,學生的綜合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養,之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大有助益。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的迷茫時期,學生群體中的大部分人都對未來感到十分的擔憂,他們在高考的壓力下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負擔,經常會感到焦慮,對學習也產生了厭倦感,不利于高中教育的順利開展。在高中體育課中開展足球教學,給學生提供了發泄的渠道,讓學生可以將多余的精力發泄出去,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消除學生的負面情緒,同時也改善了學生的身體機能,讓學生向著健康有益的方向轉變,極大的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快樂成長。
首先要加強學校領導、體育教師對足球運動知識的認知程度,對足球運動開展的教學意義有一定的了解。體育教師要對開展的足球運動課程進行分析,理解足球運動對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以及對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的正面影響,以此促進對學校體育文化的建設。在主觀意識上對足球教學進行改變,比如在體育課堂之外,學校成立足球隊,鼓勵學生參與進來,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身體機能。或者在體育教師之間成立足球運動教學小組,對學校展開的足球運動教學計劃進一步規劃、監察,思考教學方案的合理性與在現代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學校的領導要對體育教學給予一定的重視,先是對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進行改善,招聘與足球相關專業的教師,從提高教師的師資力量入手進一步提升體育課堂足球教學的質量。然后,是對體育教學課堂模式的改變,教師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并在足球教學中,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使學生自發組成兩組,以比賽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團體合作能力。在足球教學中,在進行足球對賽模式之前,指導學生進行運動預熱。通過對學生體能的不斷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逐漸加強。足球運動的教學能夠對學生的道德觀念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在不斷的運動中對自身進行審查,能夠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體育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依舊十分重要,在足球教學中,使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在面對超重的學習壓力時,能夠將焦慮的心情通過運動發泄出去,用積極的心情面對學習生活。
首先,在新時代的教育下,體育教師要優化教學模式,就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強調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學習方案。比如對待不同基礎的學生,教師將其分組、分項教學,對運球、踢球的技巧詳細講解,再結合課堂上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課堂熱情。其次,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溝通,及時糾正學生在踢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學習足球的熱情就會提升,從而使體育教學的質量得到提高。教師還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把足球運動中具有的實際意義與競技精神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足球運動帶來的積極影響,并以此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最后,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優化教學方式,并能根據教育的改革制定出一套適合學生的體育教育方案。
高中體育課堂中足球運動的教學工作的展開,需要學校具備足夠大的場地。完善的建筑設施,能夠保證學生在課堂練習中的安全,促進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還能使學生從緊張的學業中解脫出來,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打好基礎。部分學校足球場地的建設還比較落后,運動場地還不是新倡導的塑膠跑道,大大抑制了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因此學校對待足球教學場地的建設,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部分貧困的地區,學校可以通過相關政策對政府提出資金申請,獲得政府和國家的財政扶持,還要對運動場地和設施的安全性進行檢查,保證學生在足球運動過程中的安全。
結語:校園足球現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而足球夢又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體育課中開展足球教學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需要學校能夠充分認識到足球教學的重大意義,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打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不斷優化足球教學方案,運用多種教學形式,致力于給學生創造良好的體育鍛煉環境,從而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