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燕平
(浙江省平湖市全塘中學,浙江 平湖 314200)
閱讀課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型。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對文本進行有效地解讀,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學活動的設計。而閱讀課的活動設計,不管是任務的形式,還是活動的形式,都是某種問題的設計。因此,教師提問,作為課堂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有效地課堂生成有著重要的影響。
本課例是2016年10月筆者參加市級優質課比賽的一節課。教學文本為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star? 施教對象是某農村中學的初二學生,課型是閱讀課。教材文本主要分三段闡述了talent shows。第一段講了talent shows節目的種類;第二段講述了所有talent shows的共同點;第三段講述了大家對于talent shows的評價和不同看法。課后,筆者對這節閱讀課又做了深刻的反思,淺談了如何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材活動設計。本文將對教材文本和活動設計深入挖掘和解讀,以此更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活動設計。
文本解讀是閱讀課堂教學設計的前提。教師可以通過解讀文本,賦予教材以全新的生命,使閱讀教學更加立體,更加多元,更加綜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深度分析文本是有效閱讀教學的前提(戴軍熔,2012)。只有在正確深入解讀文本的前提下,才能更加合理設計閱讀問題。在深入解讀文本之后,筆者對教材閱讀活動進行了歸類。本課例的閱讀活動歸類如下:
1.激趣導思——讀前
教材閱讀活動2a Who is the most talented person you know?What can he/she do?Tell your partner about this person.是一個閱讀前活動。在閱讀前的教學環節中,教師通常通過各種活動來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讓學生學習文本做好準備和有所預測。
2.信息獲取——讀中
(1)教材閱讀活動2b和2c都是本教材的閱讀中活動。其中活動2b Read the passage.Which three talent shows are mentioned? 教材編者本意可能是想把這個問題作為快速閱讀的活動任務。作者在仔細閱讀教材之后發現,此活動的答案可直接在教材文本第一個自然段輕易找到。因而,此活動更適合作為第一自然段的細節閱讀題。
(2)教材閱讀活動2c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這個閱讀中的教材閱讀活動有5個問題,分別為:
Q1.What do talent shows have in common?
Q2.Who decides the winner?
Q3.Why do some people not like these shows?
Q4.Why do some people like these shows?
Q5.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shows?
這五個問題中,Q1和Q2的答案可以在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其中Q1是一個信息概括題,對于所有talent shows共同點的概括。而Q2是一個推理題,可根據第二段的相關句子推理出答案。Q3和Q4這兩個問題可以通過閱讀第三自然段找到相關句子得出答案,都屬于細節題;而對于問題Q5,筆者把它定為開放性問題。開放性問題旨在探索沒有固定答案的信息和觀點,通過集中矛盾、差異和不同的學生資源,鼓勵學生對各種信息和觀點進行綜合,鼓勵評價、決策、判斷,以及對觀點和知識的遷移(wragg,1999)。
一節完整的英語閱讀課一般包括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教學環節。讀前活動要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提取已有知識,為閱讀做好準備。讀中活動是英語語篇教學的主體,也是英語語篇教學的核心環節,其主要任務是要求學生通過閱讀了解位文本大意,理清文本思路,從而獲取文本的具體信息。讀后活動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通過有效的活動進行真實的表達。
閱讀課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做好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因此,教師要深入解讀教材,參考教材閱讀活動,更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對教材文本和活動設計深入挖掘和解讀,優化設計初中英語教材閱讀活動,在基礎的語言形式訓練上提升交際品位,為學生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讓學生產生交際的愿望和機會,使交際具有實際內容和實際意義。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