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務
(重慶市云陽縣南溪鎮南溪小學,重慶 404500)
一直以來在課堂教學中,提問作為一門藝術必不可少,尤其是對小學數學這一課程來說更是如此,有效提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探究數學的興趣,啟迪、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提高學生的各種數學能力,并且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促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提問作為教學中重要的一種教學手段,它是使數學教學效率進一步提升的關鍵,因此,教師應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應用提問藝術,實現有效教學。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園丁”,教師是“蠟燭”,那么教師就一定要無愧于這些稱號,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不能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要平等地對待所有的學生,促進所有的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然而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為了課堂教學能夠順利、有序地進行,都傾向于叫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問題,而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卻無人問津,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于中小學各科課堂教學中的。這種情況容易造成如下的后果:學習差的學生被忽視,自尊心受到傷害,以致自暴自棄,學習上相對于好學生落下的越來越多,最后成為真正的差學生。
“問”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體藝術”。為此,老師必須認真學習理論,深入鉆研教材,只有具備了淵博的知識、開拓進取的精神、開放的思維、創新的意識,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重浪”,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由于生活環境的不同,他們都具有不一樣的思維模式,在回答問題時,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可能正確,可能錯誤。教師要做到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仔細認真地傾聽。一方面,每一位學生都有表達的欲望與需求,教師的認真傾聽本身就是對學生學習的鼓勵,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另一方面,教師只有在傾聽后才能夠針對學生答案進行具體詳細分析,做到“對癥下藥”。傾聽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上的動作,更是有效的鼓勵。
有效的課堂提問,有利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思維,幫助教師及時發現教學存在的不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創新課堂提問方式,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上課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做好教學計劃,寫好教學設計等,把每一節數學課都上好,對每一個學生負責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最基本的要求。上好一節數學課就要向提問要質量,對學生提的每一個問題教師都要進行反復思考,這個數學問題是否適合在課堂上提出來?學生們能夠很好的進行回答嗎?如果提問的質量不高,可能就會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教學水平不但沒有得到提升,學生對回答問題也失去了興趣。因此,教師提問要注意針對性,不能提一些不相干的數學問題。當學習了一個新的數學知識點之后,教師就要找相應的與該知識點有關的數學問題進行提問,加強學生對該知識點的鞏固學習。
保障小學提問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從技巧方面尋求創新和突破。首先要把握課堂提問的層次性。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的提出并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結合內容和實際,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以引導學生思維的層層深入,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點的同時,加深學生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要注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廣泛性。對于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教師在予以重視的同時要尊重這些差異性,并且能在實際過程中進行分層教學和針對性教學,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在提問內容上進行拓展,增加問題的難度和深度,發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創造能力。而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習而言,問題的提出可以側重對學生基礎的鞏固,幫助學生增強學習信心和提升學習動力,使提問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最后還要注重課堂提問的科學性。問題的提出要恰當,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同時內容要緊扣學習主題,要為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服務。
數學是最講究簡練準確的一門學科,所以提問時千萬不能繁冗拖沓,模糊不清。這需要我們在平時不斷地摸索總結,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在課堂上有地放矢,給學生一個好的導向,使教和學都變得輕松起來。
如教學概念和解決實際問題時,首先讓學生來讀題進行感知,然后由他們找出關鍵句,在句子中再找出關鍵詞,回答準確的,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在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討論中,教師還要以引導鼓勵為主。據說陳景潤的老師曾向學生介紹: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而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明珠。他還意味深長地說:“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你們中的一位同學了不得,他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這句話激勵陳景潤開始了摘取明珠的艱苦歷程,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終于創造了數學的輝煌。可見,鼓勵性語言的無窮魅力。另外,還可以穿插同學的評價,這樣對培養科學的運用數學語言,以及表達能力都是相當重要的。當然教師也要做好示范,以免費時過多,收效無幾。
課堂提問,對于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努力優化數學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精心設計出能促進學生理解和學習相關知識的提問,更好地發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有效性,使提問做到問得好、問得精、問得巧。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將是小學數學教師不斷深入探究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