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利芳
(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第一初級中學,河北 邢臺 054300)
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實施拓展性教學,既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語文教學的實際需求。初中語文教師可借助漢語知識內容豐富、體系龐大的優勢,從不同角度進行拓展性教學,全力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
拓展性教學指在語文能力訓練過程中,努力拓展學生的基本能力。實施拓展性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知識的探索,教師充分發揮引導職能,主動接收學生在拓展性學習中的反饋信息,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策略與模式的調整,為從聽、說、讀、寫等能力入手提升學生基本能力奠定良好基礎。拓展性教學有助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自主閱讀以及寫作練習中,學習積極性會明顯提升,更有助于挖掘學生個性,激發學生潛能。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從多個角度出發,激發學生自身潛能,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空間拓展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綜合語文運用能力的提升。拓展性教學的實施,有助于學生將語文知識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更加靈活運用知識展開實踐活動,最終為全面激發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的創新性和積極性奠定良好基礎。
傳統初中語文教學中,受應試教育影響,通常大部分教師將教材作為語文教學的唯一文本,沒有意識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與學生情感體驗與思維能力的發展。為改善這一情況,在新時期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教學內容的延伸,以促進學生情感體驗的提升。
事實上,豐富的拓展性教學內容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有助于幫助學生增加對教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如《孔乙己》,這篇課文是魯迅先生借助孔乙己的悲慘命運,分析并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和病態社會的冷酷的一篇經典作品。為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再次細讀課文,回憶孔乙己的形象與事件,然后根據課文結尾“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續寫孔乙己的故事。續寫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有些學生認為孔乙己可能饑寒過度、暴尸荒野;而有些學生則認為孔乙己生命頑強就這樣游蕩漂泊在其他地方;甚至有學生認為孔乙己沒死反而后來成就一番事業。通過以上教學內容的延伸,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還有助于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
文學作品藝術的主要展現形式就是語言,通過對人、景、事等方面進行描寫,表達出愛憎、褒貶等各種情感。作者在很多時候都能夠含蓄而深刻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需要讀者對其進行細細品讀,才能夠對其中所蘊含的精髓進行挖掘,也只有如此才能夠對作者的智慧以及良苦用心進行更好的體會。就初中語文教學而言,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對作品內涵有更加全面的把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文本閱讀過程中養成主動思考、探究、品味和感知的良好習慣。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應用拓展性教學時,需要注重情景創設的積極應用,以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為導向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感受和體會,對其拓展性教學主題進行挖掘,使其能夠在主題探究中掌握縱向挖掘、介紹背景知識等學習方法,從而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更加準確的把握。比如說在講解《荒島余生》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整合具有對比性或者具有共性的文章,使學生在閱讀中進行對比,由此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內涵。對于《荒島余生》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可以播放《魯濱孫漂流記》的電影片段,讓學生對比這兩個具有共性的不同人物,由此使學生對“查克”的人物品性有更好的了解,更加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風格。這種橫向比較的拓展性教學方式也能夠有利于學生拓展和整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針對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而言,要想實現拓展性教學的高效性,教師需根據班內學生實際情況構建多個學習小組,積極營造互動課堂,指導他們利用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語文知識。在小組內部學生可以自由交流學習經驗,在相互幫助中既能夠提升個人學習能力,還可以形成新的學習資源,拓展他們的知識視野。在合作氛圍中,初中語文教師既需要發揮自身在探究學習活動中組織者的作用,又應當做好學習成果的分享者,更應當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互動中,充分發揮拓展性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語言》過程中,教師可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示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春柳的飄逸,夏荷的裊娜,秋楓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展示常見的物候現象并制定學習任務: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學?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讓學生知道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是物候現象,以及研究物候學的意義。接著,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自己對物候學的了解和認識,相互分享自己知道的物候現象,在交流中形成新的學習資源,拓展他們的視野。促使學生拓展運用從文中學到的物候知識,采集幾則農諺,分析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識,形成學以致用的能力。
在現代化的教育模式下,我們應該迎接挑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根據社會的需求改變人才培養方式。在意識到傳統教學方式不足的同時,努力開展拓展性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這樣才能確保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