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吉林省乾安縣職業教育中心,吉林 乾安 131400)
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授方式”不能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生本教育理念,合作學習便是在此形勢下被眾多老師認可、應用并推廣的,通過“合作互動”的方式,實現了“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自然轉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在職業高中數學中引入合作化學習應首先從高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特點出發,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自愿融入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自主思考、主動與他人互動、合作;其次,教師在創設情境的時候,應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在“倍感親切”的同時,也能切實體會到數學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從而更加意識到數學學習的必要性、實用性和重要性;最后,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構建成功后,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互相合作,讓學生從心里感受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充分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與能力。例如,在學習排列組合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以“商場購物”為例,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知道如何利用“排列組合”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來為自己省錢。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積極地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能夠靜下心好好地思考與探究,進而尋求正確的解題思路。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能夠通過不斷地思考與探究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能夠逐漸學會與他人的合作互動。另外,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讓學生能夠大膽地利用正確的猜想、假設來實現思維靈敏度的有效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合作學習的氛圍來有效激發學生的競爭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快速的解題思路。例如,面對“有x與y兩位實數,且符合4x+y=4,請問x2+y2的最小值是多少”同樣的問題,學生就會有各種解題思路,有的以函數知識作為切入點;有的則利用直線和圓的關系來加以解決。需要指出的是,對于不同的解題思路,教師應給予高度的肯定,有效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學生更加熱愛數學學習。
在當前新課改的環境下,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當前的重要任務和目標。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數學學習應從傳統的“講授式”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的學習不再在封閉的環境和氛圍里進行,通過教師適時、適度的引導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來達到完成課題、解決問題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討論習慣,讓學生覺得數學課堂也可以像一場“辯論賽”一樣精彩,各抒己見,相互討論,互相合作,讓數學課堂從死板的“一言堂”轉變為活躍的“群言堂”,在互動合作中實現自主學習、自主發展。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形勢下的職業高中數學課堂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功能,在實際教學中鼓勵并促成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以此來實現自主思考、自主學習、自主發展,使學生在獨立中形成群體合作意識,不斷提升學生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