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嘉
(南昌外國語高新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0)
國家教育改革中,道德素質教育已經成為重點教育內容。在擁有高文憑的同時,也同時要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從此可以看出,道德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需要從小學階段開始教育,只有在小學階段打好了道德基礎,才能提升更高的道德品質。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功能,是提升小學生德育教育質量的優質手段。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德育功能,是教師研究的目標,以下內容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功能體現進行了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語文教材是教育研究專家精心編制的內容,所以其內容涵蓋著很多的道德素養。語文教學中,想要達到道德品質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先把教材中含有的所有與道德品質有關的內容挖掘出來,從而運用到教學內容中去。舉例來說,語文教材中含有很多的先進人物事例,教師把他引用出來,通過用講故事的方式講給小學生們聽,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會被調動出來,從而升起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在講解故事的同時,還要把知識的要點含入進去。教師還要采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可以使小學生自主的判斷哪些是正確的道德理念。教師還可以運用提問的方式,讓小學生報告自己找到的德育內容有哪些,再通過教師的一起尋找,最終挖掘出存在的道德理念。這一過程,還能夠讓學生親自掌握道德品質,達到道德教育的初級目標。在挖掘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都很低,所以不能利用單一枯燥的傳授教學模式,而是利用幽默的新穎的方式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接受教師的德育活動,配合教師的日常教學[1]。
教材中雖然已經按小學生的智力和認知能力進行設定,但是小學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只是察看教材上的圖片,因為圖片的新鮮吸引了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運用讓小學生觀看圖片,教師用生動的語言來講解圖片上的內容,從而使小學生不只是對圖片感興趣,還對教師的講述的內容感興趣。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挖掘故事中的德育內容,用生動的語言講解給學生們聽,從而使德育教育得到了有效的開展。
小學生獲得知識的來源就是在教學的課堂上,所以,只是在課堂上教學,限制了學生的獲得知識的空間,所以,會造成學生學習的疲勞現象,使語文的學習興趣低下。學習時的質量下降,那么道德教育更是無法開展。因此,德育教學環境的建設,需要進行課堂和室外相結合的模式,使學校處處都存在著德育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環境,而課外的教學是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主要環境和輔助教學進行有效的安排,注意課堂上的主要環境教學,課外進行輔助教學,從而使德育教育的氛圍擴大并有效,最終使小學生的道德教育落實到實處。舉例來說,教師可以采取表演的模式,讓幾個小學生進行故事的表演,然后,教師對同學們進行講解,說出故事中包含的道德理念是什么,這一教學舉措,可以讓小學生掌握道德理念,實現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教育。
為了營造德育教育氛圍,教師可以在教室內布置有關德育教育內容的名人名言或者是英雄的畫像,運用榜樣的作用來影響小學生,從而使之向榜樣學習,使道德教育質量得到了提升。另外,學??梢圆扇〉拇胧┦?,在學校范圍內的各處都展示道德教育理念,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生們的生活中,舉例來說,可以在學校板報上設立道德教育故事,或者是在大屏幕上滾動播放道德教育理念,讓學校處處有道德理念包圍著學生。學校還可以利用道德專題講座活動,班主任教師也可以定期開展班會,進行道德教育的培養。還可以組織校外活動,讓學生掌握道德教育理念,在潛移默化之下,學生的道德品質不斷的提升,最終達到了道德教育質量的提升要求[2]。
任何一個學科都來源于生活并能適用于生活,語文更是如此,它來源于生活,是反映生活的工具。道德教育過程中,可以運用道德教育和社會生活相結合的教育模式,使道德教育更具有實際作用。傳統語文教學中,注重的是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和運用能力。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的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工作,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并沒有把學生的理解程度重視起來,也并沒有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視起來。學生在此種模式下學生,只是把自己的學習成績做為主要能力標志,并沒有對自我價值進行評估。還有一些學生只是把學生的成績成為自己人生的目標和源動力,這些理念的形成與教學的目標和方法是分不開關系的。
小學生處于最開始的學習階段,小學生擁有的各種理念也是在此段時期形成的,從此可以看出,此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的重要性。如果這個時期采取的是成績為目標,那么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始終以學習成績為主要人生目標,達不到綜合性的全面發展的要求。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使學生能夠達到先會做人,再會學習的目標[3]。
與社會生活相關聯的教學,需要教師能夠把學生周邊或者是熱點事件,結合語文道德教育進行引導講解。舉例來說,在公交車上,經常會看到年輕人缺乏道德素質,在老年人上車以后,并未給老年人進行讓座。教師應灌輸學生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而且只有你去愛護別人,才能同時得到別人的愛護。運用社會實例來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能夠進行正確的判斷,分析出誰對誰錯,從而對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教學內容,而語文教學中,涵蓋的德育教育是最為豐富的,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引入教學過程,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學。教師也可以不斷的進行研究,從而找出更多的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去,使小學的德育教育質量不斷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