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新疆喀什市第十九中學,新疆 喀什 844000)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在師生之間進行信息傳輸和情感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組織學生的智力活動,完成“接受和存儲信息”的任務,,而且要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使學生態度積極,心情愉悅,思維活躍。這樣就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供了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保證。當然,為了完成非智力因素對智力因素的促進和補償作用,教師要做很多工作,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在語言上狠下功夫。教師的語言教學,除了一般地“準確”、“簡潔”、“富有邏輯性”等要求外,還要特別地做好以下幾點,即注意幾個效應,才有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教師的一言一行要注意優化課堂氣氛,首先要做好自我定位,把自己擺在和學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為此,教師的語言要注意親切、自然,能夠帶上一點“童趣”、“稚氣”和“天真”就更好。如“考考你,是不是真懂。”“看你這微笑法官是不是稱職”等等。有時也可以用上一些易錯易混的問題,編一些米老鼠欺騙唐老鴨、豬八戒蒙混小猴子等故事,使學生聽起來津津有味。有時也可以用一種商量的口氣和學生說話,使學生有“平等”的感覺,切不可夸夸其談,旁若無人。
“幽默”是一種潤滑劑,有利于情感的調動,正如贊可夫所說:“······好的課堂教學,要有幽默,要有笑聲······”因此,教師的語言不妨風趣一點,把孩子逗樂了再聽講,效果反而比正規的說教要好。如選用長度單位“教室長80( )。”一題,有一位學生不假思索地說“填厘米。”老是假裝吃驚地說:“哎呦,不得了,我們竟然在不到一米長的教室里學習呀,我們每個人都成了商店里賣的小泥人了,能行嗎?”邊說邊舉起米尺演示,加強感官刺激,學生豁然開朗,開懷大笑。這個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認識了錯誤,其他同學也都加深了印象,這些事例告訴我們,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語言優化課堂氣氛,做到生動、活潑、和諧和富有情趣。
學生的心里具有好動、好奇、好勝、好夸,喜歡表揚等特點。因此老是就要針對這種特點,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盡可能做到“多表揚、少批評”。老是的每一句贊語,每一次表揚,對學生都是一種激勵。即使是差生也要創造條件,使他們有機會體面的表現自己,實現其自我價值。總之,我們要通過語言的藝術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學生在:表揚贊許→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這樣的過程中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不斷萌發上進的心理。我們在聽課時,經常聽到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斷提出以下一些評價:“講得好”、“說得不錯”、“講得真好”、“棒極了”等等,這就是師生之間借以優化學習進程的一種情感交流。我們多說一個“好極了”無所謂,可是學生卻認為是一種“榮譽”。經驗證明,你越是給學生面子,他就越愛護自己的面子;你越是給他榮譽,他就越珍惜自己的榮譽。不然,他就破罐子破摔。所以老師對任何一個學生,不要主觀,不要武斷,要盡可能發現他身上的一些閃光的東西。“表揚得勉強比批評得過分好。”例如,一個同學板演多位數加法,忘了在百位上進位,做借了,一般老師訂正時打個“×”就過去了,這實際上是一種全面的否定。
可是我訂正時,凡是做對的數為上都打一個“√”,只有在做錯的數位上才打一個“?”這樣,學生一看,五個數為我還做對了四個呢,只有在百位上忘了進位了,以后注意不就行了嗎?這樣訂正,把評價的激勵性和診斷性結合在一起,在不損傷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矯正了他知識上和習慣上的錯誤。
老師情感的天平,不能只是向優生傾斜,我們要熱愛全體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要給予信任、期待和愛心,這一切對差生來說,可能更寶貴、更需要。在我班上有一位學生發言很積極,但經常說錯。因為他思想總是在開小差,有時題目也沒有聽清楚,答得驢唇不對馬嘴,引起哄堂大笑。我對他不是批評訓斥,而是和他談心,肯定他積極發言的優點,而且和他悄悄的約定:你在發言時,只要考慮得細致周到一點就一定能答對,不要粗心大意,在你認為確有把握的時候,你就舉左手,我看到了心里就有數了,請你回答,你答對了,老師、同學們都高興,也都會夸你進步了。你看這樣做好不好?老師的這種信任和關懷,使他感到:老是這樣關心我,這樣希望我好,我要是再不好好學習能行嗎?結果他照約定做了,聽課思想集中,發言積極慎重。由于改掉了壞習慣,成績提高很快。這就是一種情感的力量,一種期待的效應。我認為對學生的這種情感上啟發的作用,是怎么估計也不會過分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注意情感上的釋放,情感上的啟發,從走進教學開始,就要注意站的位置和角度,不要頻繁走動,大部分時間里要面向全體,眼觀四座,要面帶微笑,自始至終表現出對學生的信任和鼓勵。老師每一個親切的稱呼,友好的眼神,關心的手勢和充滿愛意的微笑,都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在無形中產生一種凝聚力和向師性,一種情感上的共鳴和共振,把學習心理和學習效率提高到最佳和最高的水平。
總體來說,任何教育都是對活生生的人施加影響,而人是有感情的,也是需要感情的。我們要優化教學過程,就要給學生以愛心和期待,尊重和信賴。不管是智力因素的啟發,還是非智力因素的調動,師生雙方都要注意情感的參與和交流,要做到十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