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洪
(四川省鹽亭中學,四川 鹽亭 621600)
課本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在提出廣泛應用多種課程資源進行教學的今天,教材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的課堂教學不應該只是照本宣科,但是我們在教學中也不能拋棄教材。教材在當今的教學中,雖然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但是仍然是主要的課程資源。在運用教材上,教師要做到深入挖掘教材內涵,并加以靈活運用。政治是一門時代性較強的學科,但是政治教材不可能根據時代的發展及時進行修改。在政治教材出版發行之后,可能會出現一些重大的新政策、國內外形勢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導致政治教材和時代脫節,落后于現實社會。如果教師在政治教學中只是按照教材進行講解,必然會使政治課枯燥、乏味。因此,教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對教材加以改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需要講授的內容,并及時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補充。比如:在講解時,刪除陳舊的事例,加入新鮮的事例;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優化教材內容等等。在教材的運用上,一定要做到靈活性。教師要以教材為平臺,引領學生進行思考,放飛思維,讓教材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媒介,引出現實中的問題,引發師生之間的交流。在教學時,教師要把政治概念和理論與我們的社會熱點相結合,讓學生在具體的事例當中進行思考與探討,學習知識。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政治學科知識需要與生活主題相結合,強化實踐環節,豐富教學內容。學生生活是政治課實踐獲得生命力和常保新鮮感的源頭活水。因此,我們必須從學生的生活世界出發,以生活為主線,結合應用性常識,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生活問題組織教學,努力把學科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題材之中,引導學生用學科知識解決社會問題,使理論邏輯服從生活邏輯,并力求活動常搞常新。如在教學過程中多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搞一些“課堂探究”,要求探究的內容常變常新。只有讓不斷的推陳出新,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踐活動才會常搞常新。教師還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服務、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使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所有學生關注的、有意義的題材。高中思想政治課應與時事政策教育相互補充,與高中相關科目的教學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形成網絡式的教學系統,以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社會參與和社會認知的能力。思想政治課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要發揮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功能。
政治教學目標與理念的擴展,主要表現為從單一的知識聯想到其與之相關聯的知識。所以教學目標與理念的擴展不僅提高了學生遷移知識的技巧,而且使學生能夠抓住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整體思維。例如,在學習“經濟生活”這一章時,不能僅僅局限于社會公平的知識,而且還要擴充到分配制度、財政和稅收制度以及國家宏觀調控制度等方面的知識。此外,對政治教學目標與理念的擴充還表現在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上。教師應當教育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關,加強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例如,在學習經濟生活,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學生自身的發展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相聯系,積極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在哲學的學習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到以服務人民為主要價值追求。在政治文化生活中,引導學生學習先進的、優秀的文化,學習科學發展觀、八榮八恥等當代的先進理論。
傳統教學中,課堂知識的傳播主要靠教師的口授與黑板板書,教師只要有“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就可以進行教學。這種干巴巴的教學方式深深地制約著課堂信息量,使之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突破這一局限。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展示教學素材的速度快,只需要用鍵盤或鼠標簡單地操作幾下,就能把教學內容展示出來,從而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加快了課堂節奏,增加了課堂容量。另一方面,多媒體顯示的內容豐富、知識量大、涉及面廣,可以將各種教學資源、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通過組合、重構,從而形成知識網絡,使學生更容易達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課堂的知識容量,還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擴展式教學方式,以其對教學內容的拓展;教學信息的拓展;教學理念與目標的拓展,教學手段的拓展等多種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政治教學結構,激發了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政治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