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靜
(新疆伊寧市第十八小學,新疆 伊寧 835000)
小學生到了中高年級,隨著他們所接觸的社會生活范圍的逐漸擴大和識字量的不斷增加,他們較剛開始進校門的一、二年級無論從思維能力還是閱讀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對語言文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一定量的積累儲備,因此,作為中高階段的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本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加強閱讀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積極引導學生擴大閱讀范圍,掌握閱讀教方法,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目前,我們所面對的教育對象,由于受新時代社會環境的影響,他們思維活躍,個性張揚,所以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使閱讀教學更具有時效代特點。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而其中“學”是主體、是核心。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要想讓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掌握語文知識,就必須讓學生讀起來,動起來。中高階段的小學生較低年級階段雖然有了一定的認知理解能力和學習習慣,但他們畢竟還是十來歲的孩子,所以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的小學中高段的語文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多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互動,營造寬松自由的閱讀氛圍,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造出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學生會閱讀,愿意讀。比如在學生閱讀《魯賓遜漂流記》這篇課文時,因為故事情節波瀾起伏,能夠成功地引起學生的注意,所以教師可以采用自讀自說的方式,讓學生去感受魯賓遜的經歷,然后組織說一說的活動,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假設,如果主人公換成自己,會出現什么樣的狀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又是以什么樣的態度去對待周圍惡劣的環境。這樣的閱讀方式,可以把學生放在核心位置,鍛煉學生的聯想力,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和綜合素養。
小學階段學生學科少,學習任務較中學少得多,到了中高年級,識字量、詞匯量大大增加,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閱讀的黃金時期,在學生樂于接受、能夠接受的基礎上有意識、有目的的為學生適時、適量的拓寬閱讀范圍。從而充分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滿足學生語文學習的需求,促進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課外閱讀是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關鍵在于教師不能魚龍混雜的推給辨別能力尚很薄弱的小學生,要做到精心地挑選,激發學生的主動閱讀意識,讓學生賞析到更優秀的文學作品,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境界和涵養。比如學生在閱讀《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中,教師為了減輕學生的閱讀負擔,讓學生輕松自由地完成閱讀任務,可以不再采用傳統的拓展方式,不讓學生去閱讀“鑿壁借光”或“司馬光砸缸”等彰顯主人公聰明才智的文章,大幅度緩解中高年級學生閱讀的壓力,實現閱讀范圍的拓展和延伸,切實解決閱讀的難題,成功地帶領學生步入最佳的閱讀狀態中。
圈、點、批注,是語文閱讀學習不可缺少的方法。閱讀只單純的讀是不行的,我們要教給學生拿起筆來,勾畫要點,寫出注解和點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批注式閱讀教學。我們首先要鼓勵學生消除畏懼心理,樹立信心,能夠發現重點,大膽提出疑問,勇于寫出自己的獨到見解。批注式閱讀方法到了中高年級階段,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完全可以全方位實施。這種閱讀方法,能夠促進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逐步使學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以及對事物的欣賞能力得到提高。小學中高段的語文教師,要認識到批注的重要性,在學生進行閱讀中,要加以靈活地運用,把握好尺度和標準,監督學生完成閱讀任務,主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感悟能力。比如在引導學生閱讀《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中,教師要進行恰當的圈畫,明確告訴學生需要閱讀和理解的重點詞句,能夠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提高學生的閱讀層次。
總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極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它是連接識字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橋梁和紐帶,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以及綜合語文素養的提高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小學中高階段的語文教師,一定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注重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讓他們喜歡閱讀,享受閱讀,學習語文知識,提高綜合語文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