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萍
(新疆省石河子市142團小學,新疆 石河子 832029)
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人們的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技能,所以實行信息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小學是形象思維的形成時期,各方面能力有待提高,只有重視小學生的素質教育,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教師所交學科和自己的專業不對口。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很多信息技術教師都是從其他科目中轉過來,很多學校因為要開展信息技術課,只用從比較感興趣年輕教師中選拔信息技術教師,于是出現了身兼數職的現象。
(二)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呈現年輕化。信息技術和其他科目相比有一定的區別,主要是師資力量明顯不足,缺乏有一定操作技能的教師,教師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學校很少開展信息技術教研活動,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礙了信息教學活動的開展。
(三)信息技術教師角色沒有一定的轉變
在小學信息教育中很多教師都是專業水平欠缺,實際操作能力不強,教師對教學失去了興趣,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和其他科目是不同的,不能像其他學科教師進行教學。信息技術教師面對的教學壓力是很大的,他們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外,還有花費大量的時間對機房進行維護。這種巨大的精神壓力,嚴重挫傷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
(四)教師和家長對信息教育課程沒有正確的認識。對小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育還只是停留在表面,沒有得到充分的落實
(五)學校教學設施配備不到位。在很多學校中雖然開設了信息教育課程,但是電腦的配備卻是明確明顯不足。
(一)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主要是指計算機和互聯網有關的技術,對學生實行信息技術教育不是單純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不能以計算機操作為教育原則,信息技術課程和信息技術與其他科目進行互相融合是信息技術的構成部分。信息技術是對學生實行素質教育的保證,可以有效的推進學生發展。
(二)實施信息技術教育的原則。目前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信息技術已經涉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部分,和學校的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面對這種情況,在課程改革中指出了要大力推廣信息教育課,在小學課堂中實施信息教育課,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可以豐富學校的教學模式,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從而推進素質教育的進行。
(一)迫使教育工作者轉變觀念
利用“數字化校園” 的教學模式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可以使學校的教師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例如在某市小學中利用數字化教學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教育,學校從改善教學環境出發,著重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在教學改革的同時也對教學內容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出了保證。
1.提高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高認識,不能把信息技術當作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學科,教師在認識到通過信息技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了解信息技術對人們生活產生的影響,通過信息技術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使用信息技術獲取的自己需要的信息。培養學生的處理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終身學生的手段,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2.提高對信息技術教師的認識。信息技術教師不僅承擔著正常的教學活動,還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有力支撐,應該尊重教師的教學成果,教師要向學生講解信息技術知識,也要保證“數字化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
(二)迫使信息教師角色轉變
要逐步落實“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樹立信息技術教師的形象,數字化校園的建設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環節,會涉及到教師、班級、科室,信息技術教師是保證數字化校園的根本,有重要的作用,從教學方案的擬定到數字化平臺的安裝都要在信息技術教師的指導下進行。
(一)家長和教師要有正確的認識,要緊跟時代的發展。目前有很多學生都沉溺了網絡,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家長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只是一味的杜絕學生使用電腦,這樣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沉迷于網絡。學生的家長應該意識到在當今社會孩子適當的接觸網絡是很必要的。
(二)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完成相應的教學活動。孩子的學習成績雖然重要,但是孩子也需要全面發展,所以要實行信息教育,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對學生要正確引導。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切實體現素質教育。
(三)要改進教學條件,保證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要保證良好的硬件措施,只有教學設施得到了滿足,教學活動才能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