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功娟
(河北省黃驊市南排河鎮(zhèn)趙家堡中心校,河北 黃驊 061101)
課外活動立足于課堂,延伸于課外,是非課程類教學形式,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與擴展,在開發(fā)學生智力,開闊學生視野,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等方面具有獨特功能。小學數學新課改非常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明確指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重視課堂有效教學的實現,更要重視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參與熱情,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現結合具體的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外活動的開展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樂于參與,主動學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們所面對的是活潑可愛的小學生,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這正是推動學生主動的內在動力。課外活動內容不再拘泥于教材,更加豐富,更為多樣,這本身就貼近學生的心理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自然能夠引發(fā)學生的關注,激起學生對活動本身的參與熱情,進而使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提高學生理解水平。小學生正處于形象認知階段,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具有相對的抽象性與系統(tǒng)性,如果只是采用傳統(tǒng)的講解式教學,學生往往難以深刻地理解。學生通過親身參與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課外活動,可以讓從中提取豐富的數學素材,獲取感性認知,從而為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更加利于學生從知識的內涵與外延來深入地理解。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將學生禁錮在教材上、課堂內,學生除了記知識,就是寫作業(yè),枯燥無味,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課外活動將學生的數學學習帶入更寬廣的空間,更具綜合性,涉及多個方面。這樣更能打破教材與教室的限制,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性情,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全面發(fā)展。
(一)數學知識競賽。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爭強好勝,為此我們可以組織學生來開展數學知識競賽。將數學知識點設計成競賽題目。這樣自然能夠激起學生更為強烈的學習熱情,學生自然會踴躍地參與到競賽中來。為了能夠在競賽中取勝,學生賽前會積極準備,這樣就可以在無形中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又可以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
(二)數學專題講座。數學發(fā)展史源遠流長,而教材所涉及的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為了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為豐富的數學知識,更加深入地了解數學文化史,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開設數學專題講座。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的產生與發(fā)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起學生更為強烈的學習熱情。如“運算符號的由來”“摘取數學皇冠——哥德巴赫猜想的陳景潤”“古代杰出的數學家祖沖之”等專題講座。
(三)記錄數學日記。日記更為靈活,讓學生來記錄數學日記,用文字來記錄數學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將學生的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密切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用數學的眼光來審視生活,將學生的數學學習貫穿于每日的學習與生活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又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改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針對性。
(四)開展數學游戲。學生活潑好動,對游戲情有獨鐘。為此我們要為學生設計更多富有趣味性的數學游戲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在玩游戲中來鞏固所學新知,提升技能,同時更能愉悅學生的身心,帶給學生以無限的愉悅與輕松,從而讓學生更加喜愛數學學科。
(五)創(chuàng)辦數學板報。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有著鮮明的個性。創(chuàng)辦數學板,給予了學生更為寬廣的展現空間,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的發(fā)揮與創(chuàng)作。這是一個學習數學的寬廣平臺,同時更是一個展現個性、釋放潛能的平臺,學生可以得到更多課堂所不能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更能展現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實現數學學科的橫向聯(lián)系與縱向挖掘。課外活動有著更寬廣的空間,更具綜合性與實踐性。一方面要打破學科界限,加強學科間的橫向聯(lián)系。課外活動不要只是局限于數學學科,而是要打破學科界限,設計更多的跨學科的實踐活動,以此來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另一方面要實現學科的縱向挖掘。數學世界豐富多彩,課外活動不要只是局限于教材上的知識點,而是要深入挖掘,讓學生了解知識點背后的故事,這樣更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科持久而穩(wěn)定的學習興趣。
(二)實現學主主體性與教師主導性的結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開展課外活動時也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主導性,要讓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主動參與其中,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如果依舊以教師為中主,教師嚴格限定,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指令機械而被動地參與活動,活動就只能成為一種形式,學生雖然身在活動之中,但并不能得到知識、技能與情感的全面發(fā)展。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不管是活動的設計還是開展都要切實站在學生的角度,使活動貼近學生,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快樂而主動的活動,在活動中得到全面發(fā)展與進步。
總之,開展課外活動是新課改下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有著更豐富的內容,更寬廣的平臺,更多樣的形式,是推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綜合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們要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多樣的活動中激起對數學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