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明
(云南省保山市騰沖市中和中學,云南 騰沖 679118)
邏輯推理是指從一些事實和命題出發,按照一定的邏輯規則推導出正確的數學結論,利用分析、歸納、總結等思維邏輯闡述數學論點的過程。教師注重學生的邏輯推理培養,不僅可以促使學生追本溯源,而且還能幫助他們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就本文主題提出三種教學策略,以此全方位加強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
從邏輯推理的概念得知,學生只有從某一邏輯原點出發,借助基礎性的數學素材和數學信息,才能一步一步地進行推理,從而得出最終的數學真相,透過表面現象看到本質。這就要求學生要學會主動思考和善于深入思考,自然而然就不能脫離問題情境的創設。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切忌不能直白、死板地引用脫離學生實際生活的晦澀案例,否則就會將邏輯推理素養的培養流于表面,而是要設置學生易于理解的生動情境,促使學生直觀地體驗抽象的數學知識,激發他們思考的興趣。
在學習“生活中的概率”時,筆者先拿出已經制作好的抽獎箱,創造出一個形象化的問答抽獎情境,以便喚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筆者對學生說:“老師這里有一個抽獎箱,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同學可以獲得抽獎的機會”,學生頓時流露出興奮的表情,緊接著,筆者提出了具體的問題:“這個抽獎箱一共放了50張紙條,30張紙條上面有獎品,剩余的20張紙條上面寫著繼續加油,你們可以抽到獎品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學生作出沉思狀;最后筆者示意學生闡述他們的觀點,有的學生說是50%、有的學生說無法確定、有的學生說是60%等,隨后筆者再讓其他學生評價這些答案,糾正答案中錯誤的論證過程,在無形就培養了他們的邏輯推理素養。
邏輯推理培養不只是需要學生的努力,更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教與學是一體化的流動過程。只有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及相輔相成,兩者構建動態化的互動模式,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內心想法,將課堂話語權和主導權適當給予學生,以平等對話的形式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通過設問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這樣不但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糾正學生的邏輯觀,完善他們的邏輯推理素養。
在教學“一次函數的圖像”一課時,筆者先導入相關的數學問題,即如何畫出給定的函數表達式圖像,一共分為哪幾個步驟;接著將學生分成三到五人的單位小組,各組通過分工協作的方式共同探究問題,自行假設數學論點并設計解決方案,筆者則不時地站在各小組座位旁邊,認真地傾聽他們的討論過程,當其有明顯錯誤時負責指引各組發現問題;最后各組展示和交流彼此的探究成果,筆者順勢設置了一次函數的圖像問題,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層層遞進方式提問學生,促使學生自由發揮他們的個性化潛能,既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又讓教師掌握了學生的學習情況。
邏輯推理素養中的關鍵要素是思維邏輯。學生只有理清各方構成關系,按照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邏輯順序思考數學概念,才能靈活地運用數學原理、數學公式、數學規律等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和還原數學事實。思維導圖順勢就成為一項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思維導圖是指圖形、符號、文字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將各級母題、子題按照層級關系聯系起來的思維工具。教師要學會利用思維導入,將思維導圖與數學教學課堂融會貫通,一點一滴地深化學生的思維邏輯,從而扎實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加強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時,教師可以先利用思維導圖將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和性質知識進行串聯,幫助學生回憶和復習以往的數學內容,接著引導學生利用身邊材料自主制作平行四邊形,并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途徑證明和判定他們制作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從而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邏輯推理素養。
思維是人所具有的特殊能力之一,在解答問題以及探究未知世界的過程中都發揮出積極作用.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工作中,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數學知識的連接點,展示出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情況.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將生活常識結合在一起,達到有效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比如,教師應借助生活中的例子以激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致,使其可以全身心地加入到數學相關的學習中.教師在教學“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時,可以為學生解釋“雞與兔”的相關故事:雞與兔在同一籠子中,其頭總共三十五個,腳總共九十四只,問題:雞與兔各為幾只?在進行回答期間,設定所有雞均為獨腳,所有兔均為雙腳,在籠子中,雞頭部與腳之間的比為1∶1,兔頭部與腳之間的比為1∶2,把剩余腳的總量與頭部總量相減即為兔總量.借助公式加以表述,全部雞與兔除去一半的腳即為94除以2,最后為47,因此,設定兔總量是x,2x與(35-x)相加即為47,可得到35+x=47,即x為12.此時,教師應把相關問題進行提升,使學生開展思索:若全部雞與兔都除去兩只腳,怎樣處理這一問題?借助這一故事以實施教學方面的引導,不單可以全方位激起學生的興致,還可以讓學生全方位地把握數學本身的魅力,增強其核心素養。
總之,雖然初中生已經具有更深入的抽象思維能力,但他們的邏輯概念尚未成熟。這需要教師進行更加持續和耐心的教學。因此,教師必須堅持研究科學的教學策略,并根據核心素養的特點,開發創新的教學方法,從而在教學發展中取得實質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