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臨渤
(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隨著教育的不斷普及,校園逐漸打破了原有的半封閉或是封閉狀態,開放程度日益擴大,校園內部人員的組成與環境也變得復雜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校園后勤管理也逐漸向社會化改革推進,沖擊著傳統校園安全保衛模式。而校園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機構,是學生耐以生存學習的主要場所,校內內部的安全狀態與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直接聯系,是其學習生活順利展開的基礎保障,特別是在校園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校內安全事件的發生頻率也有所增加,由此可見,加強校園安全建設、改革安保機制是校園發展的必然選擇。對此,筆者將對當下校園安全保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再此基礎下提出相關的優化建議,以維護校園安全工作的順利展開出一份力。
學生作為校園安全問題發生的主體,也是影響校園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組成復雜,以高校為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當下大學生的組成更為復雜,在學歷層次、道德素質以及知識背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性,由此一定程度增加了校園安全管理的難度;二是學生家庭背景的差異性,隨著學生不斷升學發展,學生會因為各項原因而開始集體生活,受到家庭背景的影響,部分學生可能在人際交往上存在一定困難,導致一些沖突的出現,而引發一些校園安全問題;三是學習生活壓力過大,學生在學習生活的各個階段會遇到各種問題與挫折,部分學生并不會調節自身情緒,長期積壓得不到紓解,有時會采取一些較為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損害到自身或是他人,對校園安全產生不良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各方面也逐漸向法治化方向發展,但是針對校園安保的法制建設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部分學校的安全保衛工作依舊缺乏必要的法規制度保障,同時,相關安全管理部門的職責與管理較為混亂,使得教育部雖然出臺了相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將校園安全管理法律化,在實際執行時依舊受到諸多限制[1]。
隨著校內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加,使得安保隊伍處于相對不足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安保工作的順利展開。此外,當前校園安保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學校選擇安保人員組成結構較為復雜,一部分安保人員是學校行政管理人員,而另一部分則是臨時人員,這類工作人員普遍存在素質較低的問題,在日常工作中,并不能更好的滿足校園內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需求。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可以將安全教育納入到教學計劃之中,將安全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環節來進行,通過安全教育課程的不斷深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在制定教育計劃時,應當以各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點,采用多樣化的形式傳授學生安全知識,促進學生安全意識的提高。必要時可以進行相關安全教育活動時,邀請安全教育專家進行講座,通過講述一些安全事故,引起學生對校園安全的重視,以此來促進學生對安全教育知識興趣的提高。進而實現提升校園安全性的目標[2]。
校園安全保衛工作的展開需要規章制度的加持,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有利于安全保衛工作切實的規范化進行。對此,校領導應當加強對校園安全管理的重視,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安全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管理目標、管理范圍、具體權責、監察制度以及獎懲標準等方面,在“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下健全物防、人防、技防的安全防范體系。在此基礎上,加強安全保衛人員的日常管理,定期對于安保人員進行考核培訓,不僅要加強對其安全知識的培養,還要提升其實戰經驗與崗位訓練,必要時可以引進競爭機制,讓相關工作人員相互評價或是自評,讓其能夠對自身存在的不足有較為充分的了解,方便及時調整與完善,進而實現安全保衛隊伍水平的整體提升[3]。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學校擴建、學生人數增加的背景下,加強校園安全保衛工作勢在必行,關于學校安全保衛工作的優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應當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將安全教育納入到教育計劃之中,定期組織多樣化的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對安全知識的興趣,進而實現學生安全意識的提高;其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校領導應當加強對安全保衛工作的重視,健全相關制度為安全保衛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