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華
(江西省鷹潭市六中,江西 鷹潭 335000)
現代學習理論家認為需要從八個維度進行學生自主學習觀的思考,其中涉及到學生的學習內容、方法、時間、結果、環境等,若學生可以自己進行控制則為自主學習。學生的學習動機屬于學生自己內心的想法,自身所要學習的內容也是自主選擇,學習上使用的學習方法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還有在學習時間上是自發選擇并控制,能夠對自我進行監督、能夠進行自我總結、評價等等,這些都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特征。在以往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只能“被動學習”,嚴重缺乏自主、主動學習能力,這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以后的發展都有著嚴重的消極影響。通過初中數學學科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不斷的自主學習中,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有效的訓練與拓展,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終身學習能力是學生以后踏入社會要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在一定方面上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既需要學生有較高的自律性,也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是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初步地了解,是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的一種課前活動,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大致可以了解與掌握教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從而在實際教學課堂上更容易緊隨教師講課的步驟。另外,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教學內容中存在的盲點,從而針對性地回顧與補充,有助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實現學生探索能力與發現問題能力的鍛煉。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引入問題,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預習教學內容。比如:在《三角形》這一課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一些應用三角形特性的物體,引導學生總結與歸納這些物體的特性,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將學生的思維轉移到教學內容上,促使學生預習教學內容。
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就要給學生增加自學學習的動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動力在哪里呢?又該如何調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欲望呢?疑而思,思而動。學習就是發現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適當激發學生產生疑問,學生才會萌生探究到底的興趣與動力,從而才會自主探究與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提煉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比如:在《相似三角形》這一課時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借助手邊工具,將紙張剪成特定長度的紙條,拼接成三角形,通過不同的拼接驗證相似三角形的定理與性質。通過自主驗證,學生會發現相似三角形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在不斷的驗證與解決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深化學生的理解與認知。在以后遇到問題時,學生也會自主驗證,從而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學習習慣。
為更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開展相應的知識競賽,通過競賽培養學生的競賽意識,激發學生的動力。并且,通過知識競賽,學生會發現自身與其他學生之間的差距,了解自身知識的不足,從而在平時加強自身知識的彌補。在了解到學生學習動機之后,教師要合理地對學生的動機增加“導火索”,將學生的學習爆發力全部點燃,在以此為基準為學生制定一個又一個小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不斷達到自己學習目標過程中進行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知識競賽活動,通過競爭意識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力。比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單元教學內容結束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數學知識競賽活動,比較哪位學生對于方程思想理解的更加透徹、掌握古今表示及解法更多、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的實際問題更多。
結語:總而言之,自主學習能力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是學生在以后社會上立足的基本保障,也是學生能夠安身立命的前提條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動力,引導學生預習,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入相關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開展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多方面培養學生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