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天舒
(長春廣播電視臺,吉林 長春 130000)
今年初,某國家級媒體發布了高等學校擴大招生名額的消息。如消息所說,這是教育戰線上的一個“喜”。喜則喜矣,讀后卻感到不滿足。稿件說:“高等學校要在高考成績比較好的部分地區的考生中,擴大招生”。究竟是哪些地區?擴大招生多少人?哪些院校、哪些專業擴大招生?這些間題,稿件統統沒有回答,而它們正是千百萬考生、教師、家長迫切了解的。
關于一本書出版的稿件,編輯不僅要向讀者介紹這本書的內容以及社會各界對它的評價,還要告訴讀者這本書在哪里可以買得到?多少錢一冊?關于某種新型消費產品,比如新型小汽車的稿件,稿件的作者要向大家介紹這種汽車一旦出了毛病如何修理,以及如何省油、節能環保等等。這類問題,就是讀者感興趣的,非常關注的。編輯在編排這類稿件時,理應回答這些問題,這樣就會獲得讀者的信任,否則就會在讀者與新聞媒介中造成極大的隔閡。
新聞學家認為,新聞價值是由五個因素組成的,即時效(及時性)、新聞事件和人物的影響力、新聞事件的后果、事件在空間上與讀者接近的程度、讀者興趣組成。時至今日,新聞界非常強調新聞時效,一些新聞學家甚至認為它是新聞的首要因素,不過,也有一些新聞學家認為,只要稿件具備了讀者興趣這個因素,即使缺乏及時性,這篇稿件也是有價值的。這種觀點,概括起來就是:凡是過去未曾發表過的、足以引起公眾大多數的興趣的,都可以重新登載。
說了這么多,那么編輯究竟該如何照顧讀者興趣,回答讀者關心的間題?首先,編輯不應該忽略新聞事件的細節,另外要注意的是要多加解釋。對于解釋,就是通過事實性背景的新聞多做解釋、多做交代,幫助讀者了解報道的意義以及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同時,對新聞稿件中技術性較強的部分,編輯一定要用讀者能夠理解的語言通俗地、準確地解釋出來。這種解釋,不能是“百科全書或詞典式的解釋”,而是要在編輯對問題正確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和讀者都能理解的語言去解釋。”比如,國內某新聞媒體報道了東北某省某縣氣象站依靠新技術,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的消息,導語是:“該氣象站不但能夠基本上準確地做出短期、中期和長期預報,而且還能做出超長期天氣預報。”國外媒體對這則消息非常感興趣,一家大型通訊社對稿件作了改寫,導語是:“絕大多數氣象站可以告訴你:今天、明天甚至兩個星期內是否下雨,然而中國一個縣級的氣象站,不但可以做到這一切,還能對今后十年內的氣象變化做出預報,而且很有把握。”兩個導語,優劣立判。第二個導語比第一個要好很多。通俗點講,第一個導語對大部分讀者來說是抽象的。除了氣象工作者以外,有幾個人能淮確地回答“中期、長期、超長期”預報,究竟是多久?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科技類報道日益增多,由此引發的問題很多,因為科技類報道技術含量高,不易理解。編輯應該在稿件中著重體現一點:從普通大眾能夠理解的角度去介紹新科技、新技術。專“攻”某行業報道的編輯要成為該行業方面的“內行”,至少應當對所報學科的常用詞匯,能夠做出準確而又通俗的解釋。同一個新聞事件中有許多事實,必須把讀者最關心的事實加以重點突出,必要的時候給予單獨報道,次要事實可以“束之高閣”。把讀者最關心的問題加以重點報道,效果之好,都是有成功先例可追尋、借鑒的。用“倒金字塔”結構把新聞中最引人興趣的事實在導語中突出出來,這就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寫作方式。
關于重點新聞、重點報道,很多有經驗的編輯在實際工作中將這種寫作方式發展、擴充,形成了“直接淡話”式的寫法。就是在報道的開頭,像聊天一樣,把讀者關心的問題交代出來。國外媒體的一條消息有很好的經驗借鑒:當你半夜時分從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的女兒還沒有回家的時候,作為父親和母親,你們會怎樣想呢?你們會心急如焚,立即打電話給警察局,警察會幫助你找回失散的女兒,但是,他們難以制止她再次出走。別擔心,有人能更加有效地幫你們的忙。這個人是心理學博士菲力,幾年來,他運用心理學的原理,成功地糾正了許多反叛少年的反常心。在當今社會,兒童犯罪,特別是未成年少男、少女出走是一個使許多家長束手無策的社會問題,也是社會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編輯抓住這個問題,采用“直接談話”的寫作方法,不僅給讀者以親切感,而且增加了報道的可信性。
在一些報刊上,有些報道也抓準了問題,可惜的是寫法太刻板、不生動。新聞學家曾經有這樣的說法:“每一篇報道,都應是作者向讀者面對面地發表談活,要和藹可親,千萬不要板起面孔”。同一個新聞事實中,有許多不同的報道角度,選讀者最關心的角度來報道,是一名好編輯必須注意的,同樣的新聞從一個角度報道,也許價值不大。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可能“身價倍增”。如何選擇與人民生活直接相關的新聞線索,成為許多新聞學者強調的重點,對新聞從業人員有重大的參考價值。現在,報刊上公報式、總結式的報道非常流行,這些報道通常是一、二、三、四;甲、乙、丙、丁一應俱全。這些“中藥鋪子”里,有沒有“患者”最急需的“藥品”?如果有,就應當從這個角度去寫,甚至要突出重點,單獨予以報道。把讀者的“共同興趣”、“持殊興趣”和“個人興趣”有機結合在一起,是成為一名好編輯的重要經驗。
公眾由于所處的階級立場不同,職業不同,對同一個問題發生興趣的動機不同。“為讀者著想”,就是編輯應對部分公眾關心的問題加以重點報道。“共同興趣”和“特殊興趣”是相對而言的。作為媒體,更加需要注意。讀者的興趣是多方面的,不能只給他們吃“大鍋飯”,必須給讀者們準備各種風味的“小炒”。只有做到和讀者交朋友,媒體才能更好地完成黨交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