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衡水市城市空間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河北 衡水 053000)
在國家建設的過程中,國土空間規劃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做好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不僅能進一步開發我國土地空間,完善我國土地空間格局,還能促進交通、生態、農業等行業的發展,進而帶動我國經濟、城市等建設的總體性進步。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國土空間規劃產生了一定的變化,為了提升規劃質量和空間利用效率,要改變傳統思維,改革傳統的規劃管理體制,完善規劃體系,實現功能互補、協調、統一的規劃目標。創新利用方式,不僅要增加土地空間利用效率,還要改善我國生態環境,建設更加舒適的生活空間。
大數據在建立的過程中,呈現復雜性和多樣性的數據,會對整體造成影響,積極的運用云數據,對于各種數據進行整合,分散管理,以促進知識與服務的能力。大數據的特點是數量多,并且運行速度快,具有多樣性,被交通,生物網絡等一些快捷的部門所運用。在土地方面,大數據主要運用于土地的流轉,以及管理和城市規劃方面,但是對于土地空間的規劃沒有得到重視。在當前的國土規劃當中,政府設立的機構從上到下以及從左到右多層次進行管理,工作的重復以及數據的重疊方式,沒有穩定的標準,都給空間規劃帶來了一定的干擾。所以,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之下,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國土空間的整體規劃,建立穩定的措施和方式,積極的引入國土空間規劃理念非常有必要的。
在大數據系統的運營之下,為了和決策跨部門利益有更好的管理和規劃,建立了由人口、地理空間、宏觀經濟、土地利用類型、產業類別、生態環境因素等基礎數據組成的規劃數據庫和管理平臺。隨著國土空間業務的需要,規劃數據庫和管理平臺不斷擴展和實時更新。
積極建設統一的大數據平臺,對于城市的美化,國土的合理利用,交通的建設,環保的實施都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通過各種信息的傳遞進行收集和管理,重點建設大數據管理平臺,大數據管理平臺對各部門已經或正在編制的計劃進行篩選、比較分析,并通過信息技術傳遞給計劃單位和計劃主管。兩個平臺結合自身的功能定位,及時更新規劃信息,確保國土空間規劃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
盡管“公眾參與”在空間的規劃當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但是在實際運行當中,“專家領導”仍是規劃編制和評價的主導因素。傳統的公眾參與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即將開始的活動進行大范圍的宣傳,需要人力發放調查問卷,之后進行統計整理。在大數據背景之下,數據的擴散、整合與分析都有了一定的突破和進步,提高了數據的處理時間,而且有利于發布和討論地域空間規劃的草案和成果,大量的公眾也可以通過關鍵詞挖掘和文本提取快速進行分類和分析。在具體的運營模式上,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社交網絡、微信、電子政務等網絡平臺,實現公眾參與網絡的鑒賞,評價和反饋,提高公眾對活動的參與性。
1.在大型數據平臺上進行規劃編制,可以促進土地空間的規劃數據采集速度,以及加快數據價值的深度挖掘,減少數據的分析計算的時間,省略一定步驟,提高處理信息的效率。所以,國土空間規劃應在大數據的運營之下,充分的進行融合與借鑒,與地理信息系統、OA等技術合作,構建大數據與國土空間規劃相結合的規劃平臺,實現大數據平臺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提高利用效率,為國土空間規劃鋪墊良好的基礎。
2.建立基于大數據的規劃管理機制比較復雜,因此有必要建立合適的管理機制,確保規劃管理的有序實施。具體建議如下:首先是建立規劃管理、信息基礎設施、面向規劃的大數據分析機構等多部門綜合管理機制;其次是構建網絡建設、數據交換與共享、規劃與準備三大平臺,互聯機制,確保規劃管理科學便捷;三是建立規劃評價與規劃現實的實時反饋,實施后的監測評價機制,確保引入大數據后的土地規劃能夠順利進行。
要充分了解大數據的特點,發掘二者之間的關聯性,實現二者的深度融合。積極利用數據信息技術,以此來簡化規劃措施,優化規劃方案,深化規劃技術,進而提升規劃質量。建立有效的分析機制和預測模型,增加決策判斷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采取有效的分類和整合措施,使數據源頭更加規范統一,進而建立有效的土地利用規劃分類,實現規劃與數據的有效融合,推動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進步和完善。
以大數據環境和相關技術的應用為契機,可以進一步完善國土空間規劃的數據管理、分析、傳送等工作,加強各項工作的技術研究,以GIS等技術為基礎,實現多項技術的融合和發展,建立有效的細膩平臺和知識庫系統,利用平臺和系統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更加有效的技術支持。加強專題研究,建立開發相關學科,深化理論知識,為技術的應用提供更多理論的支持。
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也推動了其他各行業的發展,在對于國土進行規劃的同時,要合理分配交通,城市建設,農業生態等各種方面的資源,提高資源的合理利用率,為我國更好的實行國土改革形成良好的鋪墊,努力培養工作人員的素質,提高其技術能力,為我國國土規劃建設培養合格的隊伍,促進國土規劃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劉小剛.國外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及啟示[J].金融經濟,2013,(9)
[2]范雯.大數據時代下的城市規劃淺談[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