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貴州省畢節市廣播電視臺,貴州 畢節 551700)
編輯電視新聞畫面應遵循的總的原則是:畫面內部形象組合的邏輯性及時空變化的合理性,在給觀眾帶來的視覺沖擊力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觀眾視覺的感受力。在遵循最基本的“動接動”“靜接靜”蒙太奇手法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形象素材,并通過一定的角度、景別將它們有機地組合起來,既要注重畫面的完整性、有效性和聲畫對位,又不盲目地進行“圖文解字”。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電視節目的后期編輯系統越來越先進,功能越來越強大,尤其是非線性設備的出現和應用,使電視畫面的特技處理與普通剪接相差無幾。另一方面,電子特技的種類越來越多,效果也越來越奇妙,常常超出我們的想像,幾乎到了想做什么效果就能做成什么效果的地步。電子特技為我們制作特殊的電視畫面效果提供了方便,為我們修正前期拍攝的不足提供了可能,也為差別較大的鏡頭之間的連接提供了多種過渡方式。
一般情況下,電視新聞節目對復雜的電視特技手段是排斥的,因為特技會使紀實性的新聞畫面失去真實性和樸素性,反而影響到電視新聞報道的可信度和親和力。但是,一些簡單的特技還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必要的。比如對美國“9·1 1事件”的新聞報道中就運用慢動作鏡頭播放了飛機撞世貿大廈時的瞬間情景,使觀眾十分清晰地看到當時這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的過程。另外,疊畫也會使鏡頭之間的連接變得柔和順暢。比如,在介紹黃山被評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新聞節目中,有關黃山的畫面就采用了連續疊畫的特技效果,使云霧繚繞的黃山看起來風光無限,給觀眾帶來審美愉悅,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給受眾盡可能多的視覺信息。再如,新聞短片《俯瞰浦東新變化》中,編導運用了屏幕分割特技,將大都市現化的壯觀景色與過去陳舊落后的面貌在同一個畫面內相互對照,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使畫面更加直觀生動地突出了浦東巨變這一主題。
我們注意到,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有關國外經濟形勢或經濟動態的報道多是借助于國外的圖像資料完成的。為了使資料與當前采訪的畫面有所區別,電視畫面編輯往往采用適當的特技形式進行簡單的處理,例如劃像出入、加邊框、景色調反差處理等。但在一些地方臺新聞節目中,對畫面資料的運用往往并不到位。尤其是對會議新聞的報道場面總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如果在這類新聞節目中適當插入與會議有關的圖像資料,將會使新聞報道更加簡潔生動。比如,在行業新聞里,經濟統計數據、歷史總結回顧、市場情況調查等許多可以借助于圖像資料完成的內容,在對抽象的新聞內容進行解說的同時,編輯時加一點與此相關的圖像資料,就可增加電視新聞的可視性,豐富新聞節目的畫面語言。要做出具有豐富圖像資料的深度報道,大量占有和收集各種資料素材至關重要。目前,我國大多數電視f臺已經電腦化、網絡化,非線性編輯廣泛采用,資料的收集、保存和查詢已十分方便,各個電視臺都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先進的媒體技術建立起自己的數據庫、資料庫。電視畫面編輯制作新聞報道時,就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新聞資料,使我們的電視新聞節目更具準確性、權威性。
由于受媒體自身特點的影響,電視新聞以消息類為主。消息類新聞制作周期相對較短,這就要求新聞各環節工作人員要反應迅速,用最簡練的語言與最典型的畫面傳遞盡可能多的新聞信息。作為畫面編輯有效地利用拍攝到的新聞畫面,精心選取可充分傳達新聞事件信息的畫面進行編輯就顯得至關重要。在畫面剪接時,上下鏡頭之間要合理銜接,按主題要求選好鏡頭的剪接點。在一些新聞節目中,經常能看到鏡頭組接上的毛病,比如,在一條會議新聞中,主席臺上本來只有五個人,有一個位子上沒有人,可在隨后的特寫鏡頭中,這個空位子上卻突然出現了人。這就給人以造假的感覺,認為是挪用其他時間的鏡頭。又比如,在一些電視新聞中,我們還看到冬天拍攝的鏡頭與夏天攝的鏡頭隨意剪接,一會兒冬天,一會兒夏天,讓人感覺很不舒服,甚至對所報道內容的實性產生懷疑,這就是在新的邏輯性和合理性方面犯了錯誤。
電視新聞雖有別于文藝作品,但同樣要講求內容和形式的和諧統一。不同主題的新聞應有不同的畫面節奏,要做到張弛有度,如果把握不準、處理不當就會讓人看著別扭失掉電視報道的美感,嚴重時還可能會出現政治錯誤。報道重大的會議新聞,如黨的代表大會,其內容嚴肅、氣氛莊重,新聞畫面的節奏就應沉穩,舒緩,景別宜大不宜小,鏡頭宜長不宜短,推、拉、搖、移的速度要從容不迫,而且不能過多使用,應以固定鏡頭為主,以顯示事件的凝重感。這類新聞政治性強,抽象的理論多,沉穩、舒緩的節奏便于觀眾去思考新聞的內容。而對“六一”兒童節等此類新聞報道,新聞畫面的節奏就應該歡快、活潑。兒童象征著希望和未來,鏡頭宜短不宜長,可多用特寫和近景來表現孩子們的天真可愛,角度也應多變,以表現孩子們的活力和朝氣。
人們在觀察事物時,一般總是由遠及近,先粗后細,或者先知局部而后推及整體。這就要求電視畫面編輯在剪接畫面時要注意觀眾的視覺心理,不能隨心所欲亂接一氣。如果畫面剪接與事物發展進程合拍,是從大景別到小景別或從小景別到大景別這樣的組接方式,在視覺上就會十分流暢。如反映一公路大橋建成通車本文由整理的一組鏡頭可以采取以下的順序進行組接:公路大橋的全貌(遠景);參加通車儀式的人員(全景);一主要人物手執彩帶和剪刀(中景);彩帶被剪開(近景);參加人員鼓掌祝賀(全景);首批機動車輛緩緩通過公路大橋(全景)。
另外,在編輯畫面時要準確地運用和把握好長鏡頭。長鏡頭所包含的信息具有緊湊、真實、感人的特點,在編輯過程中不要輕易將其剪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