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占仁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龍嘉德陽中心學校,吉林 長春 130504)
新課改提出后,教師對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的關注不斷增加。小學數學是小學時期的主要學科之一,較高的數學能力不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會給學生帶來幫助。因此,教師應嘗試更多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數學教學,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除此之外,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意識到學生主體的重要性,提高了對學生個體的關注度,并增加了對學生的了解,全方面、深入的分析了學生的個體情況,但同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小學時期學生認知水平問題,從這些方面來制定教學模式,這才可以使教學效果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這些問題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了解學生,在課上,我會使用引導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減少學生與教師交流的恐懼感,在課下,我會經常與學生溝通、談心,與學生做朋友,在交流中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習情況。
在教學中,教師應尋找與傳統教學不同的教學方法,通過這個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讓教學內容在教學方法的正確修飾下降低其原始的困難程度,直觀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了解教學方式是提高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重點因素后,教師應根據多方面問題的綜合分析,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并將其延續下去。
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如果想讓學生可以積極加入到學習中,就一定要保證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創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小學時期的學生活潑好動,很難將注意力集中的課堂上,所以教師只能通過壓縮教學內容,減少教學時間。這時,教師就可以使用情景教學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學習知識點。可是,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點來創設情境,進而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學習知識,在不借助教師引導的情況下思考問題,培養發散性思維,提高自身的邏輯能力。比如,在認識圖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簡單講解理論知識,然后在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聯系,讓學生對所學圖形有更深入的認識,在實踐中領悟生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受新課改的影響,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逐漸多元化,因此,教師應不斷嘗試使用新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教學方法有分層教學法、啟發式教學和情景教學法,其中,啟發式教學是教師先向學生提出一個較為簡單的問題,在這個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獨立學習的能力。這個教學方式都是利用問題導入教學的,教師提出的都是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生成清晰的學習思路,在這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去思考問題,以此鍛煉創新能力。比如,在進行統計圖的選擇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情景,中國是運動大國,在每屆奧運會中都有不錯的成績,取得很多項目的金牌,然后,教師將近幾屆奧運會我國取得金牌的數量向學生展示,然后讓學生思考使用哪個統計圖可以更直觀的看到金牌數量的變化,在這過程中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了解未知事情中學習并掌握新知識。
在小學時期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很簡單、片面,但數學知識都較為抽象,難理解,所以很多學生都對數學出現排斥心理,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不高。若可以在教學中加入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將問題抑制在萌芽中,還可以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簡單化,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多媒體技術讓圖片、文字得到合理的結合,發揮出更高效的作用,為學生帶來視覺沖擊,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學習中。比如,在為學生講解分數的概念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中視頻的功能,在選擇視頻時要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選擇適合學生的短視頻,吸引眼球的短視頻配合教師的講解,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領悟分數的概念,并學會如何運用。
總而言之,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時一定要使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并且掌握班級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與學習能力,根據這兩點設計更有效的教學方法,起到半事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還應注意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較為優質的課堂,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中國的基礎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