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英賢
(廣西省梧州市岑溪市波塘鎮合水中心小學,廣西 梧州 543216)
前言:班級管理,是針對班級學生以及日常教學活動展開有效的管理的一項工作任務,在這期間班主任所發揮的職能十分顯著。班主任若想讓學生擁有優質的學習環境,獲得良好的成長空間,就必須針對當前班級管理的不良現狀,就具體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全面提高班級管理水平,構建良好班風、學風。
就目前來講,在當前的班級管理領域,班主任所做工作并不到位,在思想貫徹,以及具體管理方法的落實上,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班級的環境以及文化氛圍建設效果不理想,與學生的真實情感需求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首先,在思想上,教師仍然貫徹著強制性的管理思想,以師為核心,以及體制約束為重心,導致學生在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方面,主觀能動性較差。同時,在管理形式上,班主任缺乏與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以及學生情感和心理層面的疏導和教育。導致班級管理趨于形式化方向發展,班級環境的優建工作也因此受到局限。因此,針對上述問題,班主任需加強思想重視,并積極做出更新,全面提高班級建設水平。
現階段,班主任若想保證班級管理工作,符合小學生健康成長需求的,需要就管理理念進行更新。首先,班主任需要樹立人性化思想[1]。本著學生為本的原則,深入分析學生的情感需求,然后制定柔性化的管理機制,提高學生的認可度和共鳴度,從而推動班級建設和日常的管理工作科學、有序的開展。其次,貫徹三個心原則,及耐心、愛心、細心。針對學生的學習,給予耐心的指導和幫助,細心的關注學生的日常行為,并給予正確的指引,針對學生在生活或者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困惑,給予有效的愛心與呵護。讓學生在愛與溫暖的包圍下,形成正確的心理品格。同時,樹立民主、平等的管理理念。在日常開展班級活動時,應該本著民主、平等的原則,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讓學生將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極致。
現階段,班主任為做好班級日常事務的管理,構建良好的班級環境,需要積極順應素質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自主管理機制。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班級建設活動當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責任意識[2]。首先,班主任需要從班級學生中挑選出優秀人員組建班干部隊伍,針對不同干部的具體職能進行合理劃分,從而讓其有效配合班主任開展相應工作。同時,班主任也可以貫徹輪崗機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班級干部需要承載的責任范圍,提高學生班級管理的自主性,也能夠從不同層面對學生的素質和品格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班級管理的工作范疇內,班主任需要從情感和心理兩個層面著手,進行規范性的疏導和建設。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品格,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首先,加強情感上的疏導。通過引入傳統文化,播放“孔融讓梨”等動畫短片,讓學生懂得禮讓的品格內涵,督促學生自覺規范自身行為表現。通過列舉具體的生活案例,比如說誠實的好處等,讓學生能夠對優秀品格內涵形成正確的情感認知。同時,班主任需要重點強調心理引導。通過談話或者心理咨詢的方式,發掘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困惑,然后利用專業知識進行心理引導,幫助學生健全心理品格。
現階段,班主任為做好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需要樹立正確的合作觀[3]。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合作,構建教育共同體,從而從學校和家庭兩個層面,為學生打造更加優質的學習和成長環境。首先,班主任需要加強教育思想的共鳴。將當前社會領域先進的教育思想,滲透給家長,注重賞識教育、激勵教育的滲透。同時,班主任需要借助現代化通訊手段,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情況,然后雙方之間有效的配合,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此外,班主任可以多組織趣味的親子活動,增強親子之間的情感,提高德育效果。
結論:綜上,對班主任來講,班級管理是一項重點的工作要務,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人品質建設。因此,班主任需要端正工作態度,深入分析當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從思想、機制、方法、載體等多個方面進行優化和創新。讓學生提高對管理內容和形式的認可度,從而積極的配合班主任開展班級建設工作,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