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明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江南職業中學,四川 瀘州 646300)
《PLC技術與應用》課程中實施項目教學法,是由教師圍繞教學課題或任務進行立項,交由學生小組完成項目,并予以相應的指導。學生在制定計劃和分工協同下將該項目共同努力完成。在應用項目教學法時,要求所有學生共同參與,在實踐中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在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的同時,促進團隊合作精神的養成。
該原則在選取項目時,應當密切結合教學內容及對象。需考慮教學的主體為學生,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確定項目難易度,項目過于簡單無法帶給學生壓力,不能體驗通過努力取得成功的愉悅;過于困難的項目,會導致多數學生知難而退,難以有效培養自信心與學習興趣。
該原則在選取項目時,通過師生的共同參與,教師指引學生主動發現身邊素材,幫助學生找準切入點,合理確定項目的難度。如在順序控制設計法中,教師可要求學生將生活中常見的十字路口交通等例子作為對象,讓學生先觀察現象并寫出控制要求,確定PLC機型,寫出I/O分配表,繪制I/O接線圖。在程序上編寫、上機調試,對試驗現象進行觀察并記錄。上述流程的操作需依托教師的指導,這樣學生可將整個項目的分析、設計及實施完成。
該原則所選取的項目必須具備前沿性和實用性,需積極融入新技術和新器件。如,以某個地區的企業作為調研對象時,實驗室硬件配備上可配三菱FX系列等該地區較為常用的PLC,選取項目時的思路應是從工程中來到項目中去。利用工程項目的分析與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熟悉工程項目的過程中探索新問題,在課本中找尋相應的基本原理及概念,利用原理和概念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此一來即能掌握工程實例,收獲理論知識,更能掌握實用技術及維修技能。
《PLC技術與應用》課程目標旨在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學生將相關基礎知識掌握后,傾力于自身專業領域實踐工作能力的增強,在職業素質及道德修養培養完成之后,方可將社會發展要求滿足。因此,教師在教學前,需要確立培養目標。如教師簡單設計三菱FX3u系列指令系統中的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應用項目,則應要求學生自主完成該項目。
教學內容的設計應和學生實際需求相結合,以免限制學生實際能力的發揮,影響教學任務進度。密切關注教學中師生、生生的互動和交流,為教學活動提供整體性保障,結合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制定多樣化教學內容,從而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
教學時教師應以項目為基礎,運用混合式多種教學方法教學。讓學生將學習的知識融合到實際問題中,突出任務驅動方向性,掌握知識的同時可以熟練的解決問題。如情境教學法、綜合任務驅動法的運用下,深化學生知識理解程度,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科研活動,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為綜合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參與策劃、設計、實施及評價任務,指引他們在所學知識與技能的運用下解決任務,以此達成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項目實施期間應先明確項目內容,并挑選能將應用課程及PLC技術貫穿的項目進行,對項目內容的可行性、實用性、綜合性、典型性及趣味性等予以重視。如電機正反轉控制電路,常用元器件工作特點及要求等。落實項目過程。以學生具體層次為依據劃分多個小組,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學習,提升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最后,對學生成績展開評價。項目教學法的靈活性十足,所以在對學生成績評價時也應當挑選靈活的方式,對其學習態度、成績情況及能力表現綜合考察。如學生將項目完成時,可考核其工具能力、軟件調試與編程能力,同時針對學生薄弱點指出改進建議,如此即可全面反映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信心。
該階段中,由小組按照要求進行,實施制定計劃:硬件接線圖—梯形圖設計—程序編寫—程序調試—觀察現象并詳細記錄,完成項目報告。學生根據劃分的工作內容各自展開學習與準備。期間,教師可用多媒體、彈幕教學手段等現代教育教學技術輔助教學,提升課堂活躍度,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討論、踴躍發言。對于基礎偏弱的學生在任務中若是表現出困難,教師可指引他們向同組學習優異的學生請教,通過組內成員互助,將項目活動共同完成。這樣一來,既可幫助基礎薄弱的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也能促進學習優異的學生帶動同學,實現共贏。
中職《PLC技術與應用》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主要包含以下應用效果:第一,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項目任務實施期間,學生通過相關知識點的學習與掌握,并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可將學以致用的目的達成。在收獲學習與成功的樂趣之后,學習主動性、創造性更高;第二,不同課程專業知識的整合。PLC課程教學由于涉及了多門課程知識的緣故,學生通過學習可將不同專業知識靈活掌握,有利于相關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第三,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增強。PLC教學中的項目基本都是以生活生產為實例,在教師的引導、示范下,學生能有效安裝、設計并調試項目軟硬件,在將基本設計方案掌握之后,即可實現問題解決能力、實踐工作能力的增強。
中職《PLC技術與應用》課程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運用可將傳統教學方式中目的、側重點及內容改變,著重突出學生自主學習、實踐及創新等能力的培養。而在具體教學應用期間,切忌流于形式,教師需要對其本質深刻理解,結合具體課堂情景因地制宜,通過因材施教,確保所有學生皆可熟練掌握課堂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