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秀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聚龍小學,河北 衡水 053800)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從自己豐富的教育經驗總結出,“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然而由于年齡階段的因素,他們的學習興趣還不能持續較長時間,而很容易出現厭倦心理,漸漸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我們要不斷地改進和更新教法,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具有天真、活潑、好動等特點,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輕松的語文課堂氛圍,令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盡量使用簡潔的英語口語組織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氣氛,讓小學生沉浸在一個輕松寬松的英語課堂環境中,應用英語特有的流暢美感引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形成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創造利于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小學生能自然的、積極的與教師進行日常英語互動,進而產生強烈的英語表達思維感情的需要,增強小學生的英語求知欲,在無意識中強化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使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由然而生。
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英語內容都是學生日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因此我們應把書本內容設計成生活中的場景,讓他們在熟悉的情境中學習英語,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小學生學習英語大的內在驅動力。教師要盡可能設計有趣的教學情景,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和抑揚頓挫的語調,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進行英語教學,讓學生進入情境中扮演角色主動用英語進行對話學習,這樣會給小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學習環境,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中,小學生能輕松愉快學習,通過大膽進行英語情境對話,大聲的朗讀英語形成語感,積極學習英語課堂知識,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年齡較小、生活閱歷淺,各項能力尚未完全形成。這些特點使得他們在認識和接受新事物過程中會遭遇很大的困難,尤其是學習的內容還是其較為陌生的英語。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借助實物,以實物為載體開展具體的知識點講解和教學活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獲得更加直觀、具體的學習感受,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相關教學知識。比如針對蘇教版英語中“Fruit”單元的學習時,由于很多學生無法逐一將水果和他們對應的英語名稱對應起來,因此,作者特定在課前準備了十幾中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并在課堂上對準每一個水果實物,逐一教學生識讀和拼寫其英文名稱,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采取興趣教學法,自然少不了游戲教學活動。俗話說“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對于游戲,大部分孩子都不會拒絕。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將教學活動寓于游戲當中,既增強了學科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教學過程的趣味性,也使教學成果更具實效。比如針對小學生背誦單詞難的問題,作者就常常利用“猜單詞”、“單詞接龍”等游戲,讓學生們邊玩邊學邊記憶,收效喜人。
媒體英語教學能夠調動文字、圖像、聲音、影像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演示和學習活動,能夠提供大量真實、新鮮的語言素材和各類信息,極大的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我們只有黑板和教科書呈現給學生,給學生的視覺沖擊比較小,我們僅用一兩幅圖片和漢語解釋英語單詞的含義是很不全面的,更多的只能由學生通過想象去理解,而我們如果用多媒體將色彩和單詞聯系起來,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在大腦內進行深層次的處理,能夠加深理解,從而提高記憶效率。
學生能及時的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對學習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它能使學生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對增強自信心和及時糾正錯誤有很大幫助。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盡量少批評,多鼓勵。有人說鼓勵和表揚是學生學習進步的階梯和橋梁,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上進心、自尊心和集體主義情感。教師的鼓勵和表揚能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正如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教師應不斷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時刻注意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快樂的學習英語,并運用英語快樂而靈活的進行交際,提高了學習效率。從而使得學生們學的愉快,老師教的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