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長云
(貴州省興仁市民族中學,貴州 興仁 562300)
新課改的實行,一方面給教師增加了教學壓力,另一方面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注重學生解題思路的訓練,培養其解題能力。
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進行探究之前,首先應明確數學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數學題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對自身知識領域進行檢驗,以期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此外,數學題還具有綜合數學知識點的功能。通過數學題將各個知識小點連接在一起,能讓學生充分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數學解題能力與學生數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息息相關,也是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檢驗。教師、學生、家長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也格外關注。所以,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如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是檢驗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1]。
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除了要注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更需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問題,主動開口答題,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思維。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教學有效性的基礎,其不僅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讓學生跟著教師的節奏學習、思考,也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使其適應不同學生的特點,注重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建立,多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對學生的想法給予認同,并對其進行恰當的引導,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高中數學教師需不斷提升自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自身的解題能力,為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奠定基礎[2]。
老師在授課及解題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解題習慣的培養。從學生的運算能力及解答能力出發,讓學生明白正確解題的重要性及意義,借助于傳統教學的案例,對學生的解題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行訓練及培養,引導學生掌握解題及審題的技巧。對于數學問題而言,解題難度大,要求嚴謹,要求學生要有足夠的認真及執著精神,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哪怕是一個環節上出現了錯誤,也會使得整個運算功虧一簣。所以,對于學生學習態度及解題態度的培養極為重要,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還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質量[3]。
函數是我們在解決不等式、方程、數列以及解析幾何等問題中常用的一種思想,方程的思想則是在學習過程中為解決各類計算題目的最基本的思想,也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運算水平。在高考的試卷命題中,對方程思想的知識點考查得特別多,還對多形式化的應用技巧進行考核。所以在運用函數與方程相結合的思想時,應該注意方程、函數及不等式之間的轉換關系。可見,教師幫助學生樹立有效的函數與方程相結合的解題思想對高中數學教學中解題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孔子提倡溫故而知新。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督促學生做好反思及總結工作,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促進學生解題水平的提升。此外,對于知識點的轉移要懂得舉一反三,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質的改變,不能一味地強調量的積累。學會對知識點的匯總及總結,讓學生對于解題的思路進行掌握。對真正的解題思路進行解析,對學生的解題思路及解答結果給予評價。對于解答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要學生正確對待,找到出現問題的源頭,提升做題質量,減少錯誤的發生,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解題思想方法,為了促使學生能夠有效的利用數學思想方法,促使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進行掌握,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行了解,逐漸的增加學習的難度,幫助學生對解題的技巧和方式進行掌握,提高學生的數學思想意識,促使學生解題效率的提高。同時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培養,促使學生對知識內容和解題方式進行遷移,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此外,鼓勵學生一題多解,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角度對同一道題目進行分析與解答,最終選擇簡單的方法來進行解答,這樣不但能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
在新課改中,明確指出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多的從提升學生解題能力方面出發,以教材為基礎,運用多種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講透,引導學生從日常課堂學習中尋找到更多的解題思路,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