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雪蓮
(新疆第一師阿拉爾市塔門鎮中學,新疆 阿克蘇 843017)
新課標在吸心各國制定美術課程標準的經驗基礎上明確指出各類美術課程資源分為校內課程資源與校外資源,并提出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的建議。因此,美術課程的新資源可以歸為三大類:校內課程資源、校外課程資源、信息化資源。
校內的美術課程資源可以進一步分為圖書館資料資源、展示美術作品的場所以及美術教學設施與設備等。隨著新美術課程標準的推行,無論是學生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還是教師備課、開發新教材,都需要豐富的美術教育資源,因此應提倡在各校的圖書館中建立美術資源圖書分部,逐漸添置美術現論書籍、美術教育理論書籍、美術作品集、美術雜志、美術教育雜志、幻燈片、錄像帶、光盤等,以供學生學習美術以及教師進行美術教學時選時。另一方面,美術教師可充分利用學校建筑中的門廳、走廊、教室等場所,經常展示各種美術作品,如舉辦課堂作業展覽、班級小畫展等。這樣,既給學生搭建一個舞臺,給學生以自我表現、自我評價的機會,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促進美術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也使學生的美術學習延伸至課外,更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相啟發,促進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力的發展。同時,根據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豐富多彩的美術教學活動需要有最基本的美術教學空間與設備。因此學校應配置100平方米以上的美術專用教室。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配置可供美術使用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及供一個班級的學生同時使用的計算機房。
校外的美術課程資源包括公共文化設施、當地文物資源以及自然資源、藝術家工作室和藝術作坊等。隨著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各地建立了眾多的美術館、公共圖書館、公共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以及各種私人博物館。這些文化設施擁有大量的美術名作、文物、美術文獻資源以及美術講座等各種教育資源,為小學美術學科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各地的青少年宮、文化宮也可以為學校美術教育提供活動的場所與多樣的活動。小學校與美術館、博物館和青少年宮等攜手,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各地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以及自然環境資源。美術教師可以根據美術課程的需要,與社區攜手,充分利用當地的文物和自然資源,例如雕塑、壁畫、巖畫、宗教建筑、園林、名宅以及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尤其是當地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開發新的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美國《美國藝術教育國家》(1994家年公布)中指出:“為了確保學生接受藝術學習不僅僅是‘接觸’的水平,對社區資源的利用便成為重要的因素。……可以為學生提供學校難以相比的豐富的藝術經驗。”此外,參觀藝術家的工作室,可以了解藝術家的思想、生活以及藝術作品誕生的過程。訪問傳統藝術作坊,可以了解傳統藝術制作過程以及蘊涵在其中的深沉的歷史、文化背景。這些都是值得開發與利用的美術課程資源。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校的教學硬件設備的不斷更新,信息化進程的飛速發展為美術學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化資源。教師應積極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國際互聯網開展美術教學。開發信息化美術課程資源,鼓勵學生在校內或校外充分得用網絡,獲取最新的美術或與美術有關的信息;美術教師應利用網絡,不斷主動地獲取、篩選、分析、整理視覺圖片和相關背景資料,擴展美術學習資源,開闊視野。了解新的美術教育思潮,開發具有創意的教學內容及方法。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運用計算機網絡等手段表達自己的創意,進行美術學習的交流。例如,指導學生學習制作個人美術網頁,或班級、學校的美術網頁,開展學生之間、學校之間、省市之間和國際之間的學生作品交流。上海市閘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就是積極開展校外計算機美術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的極好例子。彌補了學校教育中美術教學時空資源,教師資源不足的作用。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發表自己的教學成果,并與國內外美術教師、美術教育研究者、藝術家進行等多方面的交流。
新的課標給美術教師帶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要力圖突破現行教科書的局限,設計一種開放、互動特征的,以學生發展為主體的人文美術課程。在這一課程中,美術課程的資源不再局限于美術學科本身,還要引導學生對大美術課程資源進行全面、綜合的探索性學習。陶冶學生審美情操,激發創新精神,弘揚人文精神,因此美術新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作為實施新課程的重要環節,應受到應有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