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宇
(南江縣下兩中學,四川 巴中 635600)
數學,實際上就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由古至今,數學在人類發展歷程中發揮著重大的影響。同時,在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的過程中運用數學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中階段的數學相對于小學階段數學來說,知識面更加廣泛,基礎概念越來越多,所涉及的公式定理等等也越來越多,所以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大大增加。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積極去解決這一難題,幫助學生學好數學。下面,我們將來談一下關于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
教育受社會政治經濟的制約,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偏遠地區的中小學數學課堂上,因為課堂時間緊,教學任務重的原因,很多教師仍然沿襲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講授法”和“練習法”授課。(講授法主要是教師講解基礎理論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練習法就是讓學生反復操練習題,然后教師糾錯的過程。)但是他們忽略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過分強調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從而壓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數學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一門學科,如果學生遇到自己聽不懂的部分,或者教師講課的內容晦澀難懂,并且授課形式又比較單一,對學生來說就比較枯燥乏味,毫無吸引力;初中生的自制能力又相對較差,所以就極其容易出現開小差的情況,例如上課睡覺,或者交頭接耳,說閑話,看課外書等等。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思想并不成熟,自制力也不強,所以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的意識都不夠,需要教師的及時引導。但是部分教師缺乏管理課堂的能力,或者沒有根據本班學生的性格特點運用適合本班學生的獨特的課堂管理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對課堂有所懈怠,也就無法專注學習,無法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此外,一些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和監督的方式不恰當,導致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很多的問題,問題又沒有得到及時解決,所堆積的問題越來越多,以至于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規定的進度等等。
我們應該都有印象,在我們的中小學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一般都是帶著直尺,三角板等教輔工具來進入教室的,推理演算公式定理都是直接用粉筆在黑板上板書的,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板書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學生也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難免會出現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
作為教師,應該學會接納新事物。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地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之處的同時,積極的去探尋新的教學方法。例如,可以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讓學生站上講臺,為同學講解知識)等等,把學生放于教學的中心,凸顯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豐富的教學形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課堂,從而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講解幾何部分的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帶來生活中的長方體,正方體,三角形的實物,或者利用教室中的相關實物,例如粉筆盒,文具盒等等,方便學生直接觀察,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幾何概念。此外,我們可以利用課外活動,運用觀察教學法來讓學生直接感受數學的魅力?;蛘邉撛O一個學生熟悉的情境(例如乘坐交通工具),讓學生感到知識和生活的關聯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的出發點。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有可能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初中階段的學生比較叛逆,自制力不夠,那么我們教師就應該制定嚴格的課堂管理制度,用規章制度來嚴格要求學生;或者使用獎勵和懲罰制度來激勵和鞭策學生。除此之外,我們所說得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僅是指上課認真聽講,不開小差,按時完成作業等等,還包括了自覺學習、主動學習和自主思考等等。那么我們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呢?
1.樹立榜樣,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試想,如果一個正在玩耍的學生看著周圍的同學都在學習,他會不會產生一種緊迫感?我認為是會的。
2.建立良性的競爭機制。良性的競爭有利于讓學生之間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局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如今是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將多媒體運用于初中數學課堂是時代的必然要求。在初中數學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有以下幾個優點:
1.我們可以把想要展示的知識內容提前用課件準備好,在課堂上直接展示,節約板書時間。
2.可以利用動畫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數學中抽象的知識,幫助學生在大腦中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
3.圖文并茂的呈現方式可以豐富教學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4.提前制作課件,教師心中對今天所要講授的內容和課堂的目標都能做到心中有數,有利于課堂的有序進行和課堂目標的完成。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對于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是為學生高中階段乃至大學時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我們必須重視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運用有效合理的、符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征的教學方法去幫助學生學好數學,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于現實生活,讓學習和生活有機結合,相互作用,從而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最終實現我們教師教書育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