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亞進
(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廣元 620000)
高職院校主要以提高學生的基本職業能力為最終的目的,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有著關鍵的作用和價值,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對培養學生的綜合動手能力有重大,要想保證學生實現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緊密結合,學生必須要采取校企共建校外實訓基地的形式,加強建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更好地完成前期的高職實踐教學。
校企合作項目實訓基地主要以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和合作為原則,學生可以自主參與其中,通過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來提高自身的綜合動手能力,在較短的時間段的學生能夠接受最新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實現個人專業技能水平的穩定提升,并主動的將個人所學習到的理論應用于生活實踐之中,老師需要結合專業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對業務和生產線有一個深入的感知。
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學生完成學業順利、走向工作崗位的重點和基礎,學生在校企合作校外實訓基地中能夠接觸不同的學習和訓練機會,獲得更多真實時間的平臺和機會,不斷在工作環境中鍛煉自己、提升自己。另外企業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學生可以以員工的身份參與企業的生產和運作,在工作團隊中發揮個人的作用和價值,為了體現企業管理的作用和優勢,企業可以對員工進行常規的訓練和管理,學生通過不斷的參與來提高個人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意識,真正的實現自身的良性成長。
校外實訓基地工作能夠實現學生學校與企業的互利共贏,企業能為學生提供更多主動參與的機會,另外用人單位和學生也能夠在該平臺之中實現相互磨合和相互配合。企業在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機會的過程中,能夠對學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和了解,學生也可以調動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深入分析,從而在完成實習和實踐之后對個人的學習計劃有一個調整。這種雙向選擇和雙向了解的形式能夠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穩定提升,學生也可以接觸到不同行業的發展前景,對行業以及企業的用人需求有一個更加深入的感覺,從而提高個人的就業能力,抓住各種不同的就業機會和渠道。
校外實習基地能夠為學生及老師營造一個更加專業的環境,對于該專業課程的老師來說也能夠通過不斷的實踐實現個人業務水平的綜合提升,有一部分比較優秀、經驗豐富的老師可以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之中實現個人的綜合成長和發展。結合相關的調查不難發現,專業老師能夠及時的更新自身的知識,主動地與企業一線管理人員建立緊密的聯系,了解更多更前沿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資訊,實現個人實踐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從而更好地完成不同的專業課程授課任務。
學校和企業在確定合作意愿之前必須要對對方進行全方位的考核,學校專業和企業人才需求的合理匹配是校企合作的原則和基礎,只有在雙方共同認可對方之后才能夠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整個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平臺的過程之中,雙主體內涵尤為關鍵,企業和學校需要加強合作,通過建立企業人才培養和繼續教育培訓基地才能實現雙方資源的共享和共贏。另外,學校在企業可以建立人才實訓基地,雙方可以結合自身發展的實質需求提出相應的意見和看法,為了實現互利共贏,學校和企業需要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和實習計劃,針對目前的崗位需求和人才培養情況進行相應的管理和指導,提出具體的操作要求,明確后期的培訓教材和培訓計劃,保障人才培養模式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更好的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最后,校企雙方需要共同組建校企合作工讀交替研究中心,保障該中心的合理運作。
校企合作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在共建實習基地的過程之中,雙方需要了解彼此的合作形式和具體的內容。企業及相關的企業組織結構需要立足于目前的人力資源狀況,積極組織一批專家學者,其中人力資源部門成員之間的協作和配合尤為關鍵,這一部門需要與學校專家組成共同研究小組,通過雙方探討的形式來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保證每一個參與人員對目前的崗位內容和形式有一個更加宏觀且深入的認知。學校需要結合企業的培訓課程標準及目的設置完善的培訓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素質的綜合提升,積極征求其他部門的意見和看法。在完成實訓基地的建設之后,雙方還需要根據職業崗位任職的實質需求,明確核心的人才培養策略,保障雙方協商決定,實現學生的共同管理和共同調整。
校外實訓基地的管理也是一個重要環節,首先雙方需要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運作情況,及時提供一些崗位職責相關的各類信息,明確崗位職責所要求的具體技能及知識水平,及時的向學校反映學生的具體參與情況,積極的加強與學校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對于學校方來說,則需要積極組織學生到企業中完成相關的實習工作,組織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學生進行管理,了解學生的實際實習動態,引導學生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要求,學會規范個人的言行舉止。除此之外,學校和企業需要不斷完善和更新目前的合作模式,按照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來進行相應的調整,保障自身的合作模式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更好的體現校企合作應有的作用和優勢。
高職院校校企共建校內實訓基地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對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意義重大,通過校企合作學校和企業都能夠明確自身的未來發展方向,實現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