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懿娟
(江西省德興市第一中學,江西 上饒 334200)
在對文言文進行精讀過程中,要求學生對文言文中的字、詞進行詳細的翻譯,通過精讀了解作者所要表達思想和情感,并將文言文文章的寫作方法應用在寫作中。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而文言文是傳承和發揚歷史文化重要的載體,許多經典著作都是采用文言文的方式,寄托和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感。本文圍繞通過對文言文精度展開討論,為教師在進行文言文講解時提供參考依據,進而為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發揮指導作用。
至今保存下來的文言文,都可以展現古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能集中體現古人的智慧,許多優秀的文言文作品,既能充分體現古代文化的歷史價值,還能通過對文言文的學習,掌握文言文的寫作手法,提高學生作文的表達能力,讓學生通過文言文的學習,了解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對學生傳承和發揚我國古代歷史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在進行文言文講解時,教師應對文言文的講解有足夠的認識,并不斷將文言文的寫作方法引入到作文寫作當中。而且,教師在進行文言文講解時,應合理安排講解內容,將文言文的敘事方法和寫作方法作為講解的重點內容,然后通過對字、詞的翻譯,幫助學生更好的練習文言文寫作技巧,最后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與寫作有關的文言文作業,讓學生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進而提升寫作能力[1]。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必修二《離騷》一文時,該篇古文教師應從結構上入手,并結合詩人屈原當時所處的生活背景,向學生充分的講解屈原的無奈以及愛國情感。教師在講解完文章寫作背景后,對以下重點句子進行講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都表現了詩人的追求真理,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在學習以上句子意思時,教師結合時代背景,讓學生領悟其思想感情,同時掌握句式特點,幫助學生在寫作時,可以讓文章感情更加豐富。在學習完該篇文言文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以敘事抒發情感的作文進行練習,將所學到的字詞運用在寫作中,既能強化學生文言文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提升學生寫作技巧。
在當前的高中作文教學中發現,許多學生都會出現語言重復的問題,由于語言重復致使作文不夠簡潔,讓人讀后無法準確抓住核心和重點,學生在考試時寫出的作文,也無法得到更高的分數。所以,教師在對學生作文進行指導時,應圍繞文言文語言簡練、字字珠璣的特點,引導學生掌握簡練的寫作方法,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而且,通過對文言文語言表達簡練技巧的學習,運用文言文中名言名句、成語典故等,使學生寫出的文章展現出人生的道理,進而提高學生作文的思想內涵。
例如,在講解必修三《勸學》一文時,可以將文中的名言警句作為學生寫作的內容,進而增強學生寫作內容的思想內涵,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將以上名言警句運用的學生的作文中,可以幫助學生的作文更加富有文采,還能體現出文章極強的表達力。
許多高中學生寫作的文章,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出現空洞、膚淺等問題,學生如果寫出這樣的文章,是不能符合中學階段對學生寫作的要求,而且學生出現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會導致學生失去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學生寫出的文章質量會不斷下降。因此,通過對文言文的講解,讓學生通過對簡答字詞的學習,領悟作者生活經歷和感情體驗,幫助學生領會作者寫作的意圖,進而增強學生寫作的深度,讓文章更加富有思想和內涵。
通過對文言文學習發現,許多優秀的文章都有清晰的結構,而且同合理的安排,更能凸顯出作者思想內涵,進而使作者利用文言文抒發內心的情感。所以,教師應向學生講解文言文的結構,并指導學生掌握文章結構布局技巧,幫助學生在作文寫作時,可以將文言文的結構布局方式引入到自己寫的作文中,使學生通過對作文結構進行合理布局,幫助作文思想內涵得到充分體現[2]。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游褒禪山記》一文時,通過作者王安石游覽褒禪山,記敘和議論有機結合,文章在結構和布局上,都讓閱讀的人感覺到身臨其境,逐漸將閱讀的思想引入到真實場景中,讓閱讀深刻體會到王安石瀏覽后的心得以及他的偉大抱負。教師在對該文言文講解前,應先向學生介紹文章的背景,讓學生清楚的掌握文章結構和思路,學生通過學習后,可以將學習到的文章結構寫作技巧,運用在作文寫作中,進而提升作文寫作質量。
在高中階段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圍繞文言文的字詞、結構、寫作方法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向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掌握文言文寫作方法,合理的運用到作文寫作中,進而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