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
(新疆庫車縣林基路小學漢語學校,新疆 庫車 842000)
新課改以來,各種教學方式層出不窮,再加上多媒體進入課堂,使之前受應試教育影響的死氣沉沉的課堂教學瞬間煥發了勃勃生機,但透過花樣看內質,發現課堂教學不乏表演成分,學生熱熱鬧鬧參與課堂學習,但收獲并不夠扎實。語文課堂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真正實現素質教育,需要語文課堂教學摒棄花架子,追求語文教學本真,簡簡單單教語文,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從而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返璞歸真。
現今社會是上存在的諸多功利心理,這種心理已悄然地進入校園,對小學生幼小的心靈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現今的學校教育趨勢。面對這種局面,國家教育部門和有關專家、學者倡導通過經典文化的教育,打造智慧與純真并存的課堂,喚醒兒童的本真,使孩子們徜徉在中國經典的文化情愫中,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能力。比如 《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并稱“三、百、千”。它們成書于不同時期,一經編出就流行開來,而且經久不衰。《千字文》是我國早期的蒙學課本,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等多方面的知識。它以儒學理論為綱,穿插諸多常識,用四字韻語寫出,很適合低年級小學生誦讀。如“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云騰致雨,露結為霜;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鱗潛羽翔;始制文字,乃服衣裳;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外受傅訓,入奉母儀”等。從對這些經典的誦讀中,學生不但可以認識許多常用漢字,而且這些經典文字讀起來瑯瑯上口,節奏明快,韻味十足,更重要的是文中以簡單明了的文字講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呈現了大自然的基本規律,能夠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能力。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愛聽故事,而很多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對于小學生而言,故事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如果我們將這些成語背后的故事呈現出來,相信很多孩子會易于接受,也樂于接受。譬如“朝三暮四”,原指善于使用手段愚弄人,后來用來比喻變換手法,欺騙別人,或主意不定,反復無常。《莊子·齊物論》記載,戰國時,宋國有個叫“狙公”的老人,他家境不好卻非常喜愛猴子,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不愿讓自己養的猴子們餓肚子。時間一長,他和猴子們相處得很默契,但猴子們很貪吃,時間長了狙公實在供應不起它們了,就想了一個既能減少它們的食物又能讓猴子們順從的辦法,他對猴子們說:“從明天起給你們吃栗子,早上三個,晚上四個。”猴子們一聽就不高興了,狙公忙改口說:“好吧,那就早上四個,晚上三個。”猴子們立馬高興極了。狙公只不過是將朝三暮四改成了朝四暮三而已,栗子的總數卻沒變,但聰明的猴子還是上當了。這樣探究成語背后的故事,孩子們在“哈哈哈”的笑聲中便很容易地掌握了“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繼而以更飽滿的熱情快樂地學習語文。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有時會出現類似從“天上掉下魚”轉向“天上掉下餡餅”的突發事件,教師行為往往失控,輕則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為人處世教育,重則挖苦,違背了語文教學的初衷。這些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非語文行為必須從語文課堂中消失。比如,在教學《我是什么》時,教師讓學生圍繞中心問題“水是怎樣變成雨、雹和雪的?”展開探究。在課的結尾,教師通過設計一段有關“天上下魚”的資料和視頻,展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水還會讓什么從天上掉下來?”使孩子們了解水的力量和自然界的神奇。沒想到一位學生舉手回答:“天上會掉餡餅。”老師楞了一下,接著同學們哈哈大笑起來。老師止住笑問道:“你聽誰說的天上會掉餡餅?”學生小聲地說:“我媽媽說的,可是我媽媽并不喜歡。”老師一聽明白了,孩子對問題產生了質疑,需要老師解答。這時,老師并沒有對該學生的回答直接給以否定,更沒有投以輕蔑或嘲笑的眼光,更沒有挖苦,而是就這個問題讓同學們展開討論:“天上如果能掉餡餅的話會發生什么情況?”同學們有的說“省了媽媽做早點了”,有的說“生活困難的家庭就不愁吃了”,也有的說“道路被一大堆餡餅堵塞,沒法出行了”等等,老師說:“看來天上如果掉餡餅的話問題就嚴重了,不只是對我們的肚子有好處,還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因此天上可不能掉餡餅,那么平時人們說的‘天上掉餡餅’是什么意思呢?”有學生立馬回答:“其實天上不可能掉餡餅,這句話是比喻天底下沒有那么便宜的事,不能不勞而獲。”課堂教學至此,再回歸中心問題就水到渠成了。
就上述實例來說,觀看“天上掉下魚”視頻是正常的教學行為,“天上掉餡餅”卻是非正常現象。對此,教師沒有武斷制止,而是抓住“天上掉餡餅”這句話進行含義分析,使嚴重失控的課堂教學立刻恢復到語文行為當中來。同時,師生共同分析“天上掉餡餅”的兩重含義,從而使學生理解造成課堂失序的是“天上掉餡餅”的直接意義,而學生媽媽所說的卻是它的比喻意義。用這樣的語文行為即讓學生積累了知識,又發展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同時又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一舉三得。如此教學機智,正是實施語文本位教學的精妙之所在。
總之,新課改實施以來,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一線語文教師致力于改進教學方法,會采用很多教育模式,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要只要我們改變教育觀念,有意識地加強教學本位研究,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返璞歸真,就簡避繁,簡簡單單教語文,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形成科學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同樣能達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