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輝霞
(湖南省隆回縣荷香橋鎮中心小學,湖南 邵陽 422000)
在信息量不斷增長的今天,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有著不可忽略的潛在優勢,譬如圖文并茂的網絡資料能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生動形象的網絡視頻能激發學生想象之余給他們創造更廣闊的閱讀空間。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如何利用網絡來推動自身教學的發展,以及正確利用互聯網充實發展自身的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實有必要。
新形勢下,互聯網+的教育浪潮愈發高漲,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也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產生新的機遇與挑戰。首先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信息量指數型上漲,出現教學方式選擇困難。教師除了要具備自身基本的業務能力,還應具備正確使用互聯網的能力。而這些新能力對于一些老教師或是不愿去創新的教師來說無疑是個全新且難以克服的障礙,教師自身進行網絡閱讀的能力不足,年長教師自身缺乏進行網絡閱讀能力,不能利用各種搜索引擎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在教學方面自然也不能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其次是教學輔助工具的使用也是一大難題,教師不會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不能利用互聯網設備進行信息搜索,也不能獨立制作PPT課件,因此,教師不會利用多媒體手段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最后一點是互聯網的普遍發展極易混淆孩子的價值觀,孩子又不具備辨析網絡信息的好壞,這記憶使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看到一些低俗落后的內容并為之模仿,這不僅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培養,也不利于他們價值觀的塑造與發展。因此教師如何結合海量信息并傳授給學生正確的信息,教會他們辨別信息真偽的方式也成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息的無處不在也不斷促使教師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能在網絡包圍的世界健康成長。對此,教師應具備篩選信息的能力,辨析信息的真偽使學生接受到的信息是對孩子自身有利的,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具備辨別信息能力,教師也要針對這一問題為學生提供或教導其正確看待信息。另外,教師在互聯網使用相關教學資料時要避免一些較為落后或帶有主觀意味較為激進的觀念。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充電,提升自己教育能力,進而做到學有所教,教有所用。
當前,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網絡資源的意識較強,但在實際應用缺乏實踐,可見仍存在一部分教師還沒有將已有意識轉化為行動。因此當下教師除了需更新其教學理念,提高利用網絡信息查找能力之外,更要注重在實際教學中去實踐。例如在執教湘教版小學五年級《留住今天的太陽》時,教師可以利用PPT等輔助教學,播放一些關于時間流逝的相關視頻,這不僅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更能讓學生明白時間的意義,從而懂得珍惜時間。
課堂學習是學生吸收知識的主要方式,而課后學習便是學生需要去“消化”知識的主要方式,但并非所有學生都能在課后將教師所教的所有知識都理解應用,因此,教師可通過互聯網平臺,譬如學校官網、QQ微信等其他應用的班級群將上課一些的難點疑點通過”微課”、PPT等方式進行歸納整理,這不僅能解決課堂上學生未吸收的知識點,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教師還可以利用社交軟件培養學生的學習,比如創建一個微信公眾號,專門推送一些有價值的文章或題目,例如在執教湘教版三年級《難忘的小詩》時,教師可預先將課上所要思考的問題置于公眾號上,待上課時便可提問,在結束此課文后也可將文章作為精選閱讀的形式,拓展更多的思考,學生可將思考內容留言在公眾號下方。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拓展視野,進而培養自身對語文的興趣,鍛煉思維。
基礎教育是任何教育的基礎,教師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也需要與時俱進。在信息飛速增長的時代,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互聯網+下小學語文教學是必要的,這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教學,更需要我們一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