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國
(哈爾濱市呼蘭區民主小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小學體育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既要教授學生理論知識也要使學生參與到實際活動中,導致學生在教學中容易出現厭倦的心理,輕易就放棄學習體育知識。為了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動力,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形成趣味化的教學風格,向學生生動形象的展示體育知識,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
目前,許多學校忽視了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一部分教師也只是讓學生在課上自由活動,無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很難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而且還有一些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就是照本宣科的教學,學生聽得迷迷糊糊,沒能理解體育原理,在課外教學中,教師也是直接讓給學生示范,讓學生模仿,導致教學氛圍枯燥、死板,很難提高教學效率,久而久之還會使學生喪失對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在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能夠改變這種教學狀態,教師可以用動態的形式表達課本中抽象的知識,給學生詳細解說各個體育動作,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還能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為學生延伸體育課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的發展。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激發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情,才能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獨特、新穎的事物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出多樣化、趣味化的教學資源,整合體育教學的內容,創設出良好的體育情境,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例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組織小青蛙抓害蟲的游戲。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小青蛙抓害蟲的動畫視頻,讓學生模仿青蛙跳起來的動作,讓學生在小組間互相比一比誰跳的遠。接著為學生講解立定跳遠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立定跳遠要雙腳起跳、雙腳落地,再為學生演示立定跳遠的動作,使學生掌握擺臂與蹬地協調用力的技能。最后組織小青蛙抓害蟲的游戲,一部分學生扮演青蛙,一部分學生扮演害蟲,通過立定跳遠的方式在操場上追逐,使學生在趣味化的游戲中掌握立定跳遠的重難點,增強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
小學體育教師要重視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基礎,養成自主體育的習慣。這就需要學生對體育教學知識有深刻的理解,能夠牢固的掌握教學中的內容。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會親自為學生進行動作示范,讓學生進行模仿,但體育教師的能力有限,有一些體育動作做的并不標準,無法形象的展示出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可以融入信息技術教學,制作出內容豐富的課件,這樣既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能為學生展示標準的體育動作,有利于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接力跑的教學中,很多學生在跑步時不知道該用哪個身體部位發力,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展示教學課件,用Flash動畫技術展示接力跑傳接棒的方法和技巧,再展示出上挑式接棒和下壓式接棒的方法,讓學生先進行傳棒接力賽,深化學生對傳棒技巧的理解。接著教師可以組織進行接力賽,為學生強調注意事項和比賽規則,指導學生在規定的路線接力,避免發生身體的沖撞。在結束比賽后可以評價學生跑步和接棒的情況,以此來增加學生間的配合,形成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
體育活動能夠培養學生堅定的毅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行。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標,完善學校的體育設施,從而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學內容,結合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一些有趣的音樂,從而培養學生對體育的情感。其次,學生身心發展的還不健全,有些體育動作會存在問題,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動作對比圖,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動作和正確動作有什么區別。例如在前滾翻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一些激昂音樂,使學生能夠一氣呵成的完成動作,教師在一旁拍攝學生的完成情況,接著播放出學生的錯誤動作,使學生了解到自己動作中的不足,加深學生對前滾翻動作的印象,從而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的運用成為了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更新課堂教學的內容,促進學生體育興趣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融入信息技術創設良好的體育情境,制作精美的課件,使學生直觀了解到體育動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入音樂和對比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