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泊蓮
(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第二幼兒園,江西 宜春 331200)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我國幼兒教育也逐漸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關注。目前在幼兒自信心的培養上,家長和教師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普遍忽略自信心方面的教育,這就造成幼兒在學校和生活中的自信心不足,得不到家長和教師的肯定和鼓勵,長此以往,幼兒的心理素質變差,也不愿意與人交流,性格較孤僻,更不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師和家長必須重視幼兒自信心的培養,家庭生活和學校教育要相互配合,教師要依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實施相應的有效合理的措施,促進幼兒主動與人交流并積極參加校園活動,培養自己獨立做事的習慣,并形成積極樂觀的良好心態和樹立健全的人格。
首先,注意自信心的培養方式是否合理恰當。處于幼兒階段的兒童其語言表達和日常行為都不會有太多的表現,但其內心是極其敏感的,一旦出現觸碰到他們心理承受底線的事物時,就會出現哭鬧等極端行為。所以,在進行幼兒自信心培養的教育中,教師要依據幼兒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特征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及時調整語言溝通和科學指導的方式,通過恰當的方式和手段在不對幼兒心理產生傷害的前提下對幼兒進行自信心的培養。比如,教師在與幼兒的日常相處中,在運用某一種溝通方式與幼兒進行溝通交流后,對幼兒的面部表情、語言表達、肢體語言進行觀察,隨著幼兒的整體表現的變化進行溝通方式的調整,發現這種溝通方式效果不佳就及時調整溝通方式,并在溝通中盡量放緩語氣,蹲下來用和藹的態度與幼兒進行交流,引導幼兒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想法,逐漸提升幼兒的交流能力。另外教師在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時不能采用過于強制性的方式,比如組織幼兒參加話劇表演、詩歌朗誦等,教師要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表演活動,不可強制性的要求幼兒必須表演,這會給幼兒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只會對參加活動更加抵觸,并不利于幼兒自信心的培養。因此,教師在培養幼兒自信心時要循序漸進,找到正確的培養方式才能有效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其次,注意培養自信心的時間和強度。目前幼兒的思想認知、思維能力的形成還較慢,對于教師教授的知識在理解掌握上并不全面,所以教師在對幼兒自信心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不可花費太長時間,否則只會讓幼兒產生抵觸心理,為以后的自信心培養造成阻礙。而且花費太長時間在自信心培養上就會壓縮其他方面的能力培養,這并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將自信心培養安排在一個半學期內去完成,將培養時間分散在這段時間內,在教學上要循序漸進,并適時的控制教學強度。
教師在幼兒教育中不僅承擔著知識教授的責任,更要確保幼兒在校內的身心健康成長。教師在教育中要給予幼兒更多的關愛,發自內心的去愛護幼兒,比如教師可以主動去抱抱幼兒,并說“你真棒”、“我很喜歡你”、“你做的真好”這種關愛的話,促使幼兒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愛著的,并在不斷的關愛和鼓勵中建立強烈的自信心。另外,在學習中要不斷鼓勵幼兒,在幼兒表現好的時候表揚他能力的優秀,并鼓勵他會在其他方面更優秀。在幼兒不能掌握知識時,要和幼兒一起探討原因,并針對幼兒表現好的方面給予肯定,鼓勵幼兒積極的補充知識的不足,為以后的學習樹立堅定的信心。
雖然對于處于幼兒階段的兒童來說,幼兒的身心發展并不完善,但幼兒正在形成獨立的思想,并有自己的獨特個性和創造性,教師必須做到對幼兒的充分尊重,保護幼兒的個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在面對幼兒的提問時,要耐心認真的進行解答,鼓勵幼兒不斷去探索新事物并開拓思維,比如幼兒會對空瓶子、包裝盒等廢棄物感興趣,此時教師不要予以制止,應該在確保幼兒安全的情況下鼓勵幼兒去探索,增強幼兒探索的自信心。在課堂上與幼兒一起觀看他們喜歡的動畫片,并尊重他們喜歡的人物,也對幼兒表達的觀點給予肯定。另外,針對幼兒感興趣的活動要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比如在幼兒表演活動中,幼兒對背詩、朗誦、唱歌等活動自行選擇進行表演,教師需要尊重幼兒的選擇,并在幼兒表演中積極應和,進而鍛煉幼兒的自信心。
幼兒教育階段是幼兒初始學習階段,此時的幼兒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但由于他們的年齡較小,心智并不健全,在事物的認知和知識的學習中經常遇到挫折。教師在幼兒遇到挫折時要積極引導他們正確面對挫折,并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尊重和肯定,努力誘導他們在面對挫折和挑戰時不要消極去面對,并鼓舞幼兒堅定的進行不斷的嘗試,提升幼兒的耐壓性,勇敢的面對挫折,進而樹立強大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幼兒階段的兒童需要樹立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幼兒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習慣進行合理的引導。教師要重視幼兒自信心的培養,依據每個幼兒的素質情況進行相應的培養方式,經常關愛、鼓勵、肯定幼兒,引導幼兒勇敢表達自己,積極與人交流,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長此以往,通過教師的精心指導,促使幼兒的自信心倍增,并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