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斌
(廣元市劍閣縣長嶺小學校,四川 廣元 628313)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心理發育和生理發育尚不夠成熟,無法長時間保持學習注意力。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為了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有必要協調處理理論教學和實踐上機操作的比例,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趣味性,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長時間處于思維活躍狀態,不斷獲取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
隨著經濟的發展,計算機迅猛地走進各個領域,甚至走進各家各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為了能夠在生活和學習中更好地利用計算機,讓其為我們更好的服務,在小學課程中就設置了計算機。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階段,學習信息技術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興趣,提升應用計算機的意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和掌握更多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一定的運用技能。深刻地認識到計算機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和重大影響,從而產生學習和應用計算機的強大動力。”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這些教學目標出發,設計出比較適宜小學生的計算機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接受信息技術知識,讓學生通過信息課程的學習掌握獲取信息的渠道,以及傳送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計算機時代的文化以及出現的理由,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把計算機技術作為幫助自己學習和提升素質的一種工具或手段,為以后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信息時代作鋪墊。
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表明,無論什么科目的課堂教學,學生的最高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為20分鐘左右。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即使教師講述再多的知識學生也很難理解和應用。而目前的計算機教學大都是在計算機教室進行的,教師想要更好地利用計算機工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要緊密聯系學生的有效注意力時間,爭取在學生注意程度最高的時間內傳授新的、重要的信息技術知識。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只有擁有濃厚的興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應用計算機知識,才能夠在課堂中較快的理解。相反,如果學生對計算機毫無興趣的話,教師講課的方式無論多么新穎和有趣,學生的接受速度也提高不起來,甚至會接受不了。為此,興趣便是保證信息技術課程順利、高效完成的基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表明,他們現階段的學習興趣還處于直接興趣主導的時期。直接興趣影響下,學生堅持學習的時間還比較長一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尋找到直接興趣,并引導學生將其轉變為間接興趣,豐富學生的興趣形式,加深學生對計算機技術學習的興趣程度。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相對于理論來說,學生對計算機的實際操作更加容易產生興趣。學生正處于愿意動手的學習階段。而原理性的知識,由于其擁有一定的邏輯性、抽象性,學習起來比較枯燥和乏味,大部分學生很難調動興趣來學習。根據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通過實際操作計算機的方式來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新知識。讓學生在愉悅的動手操作過程中輕松地掌握計算機的理論知識。同時,教師在教學內容上也應該設計得更加富有趣味性。這樣雙重性質作保證,計算機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我們可以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一些游戲軟件、工作軟件和輔助教學軟件等的應用來讓學生學習和掌握一些計算機的基本應用技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歡快的氛圍中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過程。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開放性和知識性更新速度極快的學科,這樣信息技術課堂就會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在課堂教學中展示軟件的所有功能。為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傳授給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策略和技巧,使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自主地研究和掌握新技術的操作和使用策略。如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布置一定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親自動手操作,克服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這樣就會在小學學習階段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自己解決理由的能力,提高學生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我們就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一種適當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探索知識,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小學生的年紀都比較小,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要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這是適應小學生的性格特點的教學模式。在自由、輕松的環境下,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提高,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使其內在潛力得到發揮。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作為師長,必須嚴格與嚴肅教學,而這種教學模式不適用于計算機教學中,因此教師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想法與意圖,促進二者之間的交流,以此達到平等教育的目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樹立良好的教育觀念,對學生的教育要一視同仁,關注每個學生的需求,小學生處于一個心理較為敏感與脆弱的階段,因此要合理處理師生關系,這樣才能達到全面教育的目的,促進教學效果強化。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遞者,其在課堂中是學生關注的主要目標,因此教師的心態與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情緒。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應面帶微笑,以飽滿熱情的狀態進行授課,用自身的情緒感染學生,帶動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小學生積極投入到計算機教學中,提高學習質量。
總而言之,小學教育開設計算機課程,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對于學生的以后成長和需求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在小學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師有必要創新教學策略,營造出寬松融洽的教學氛圍,使計算機課堂更加充滿活力和吸引力,從而促進學生計算機素質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