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琴
(開江縣嚴家初級中學,四川 開江 636250 )
我國小學生普遍年齡是在00后,這樣的一個特殊群體往往是家庭中受寵愛的對象,也是社會上關愛最多的一個群體,所以,往往從小時候開始小學生便養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在學習之中承受不了一丁點挫折,遇到學習困難選擇退縮來應對,這不是一個正常的思維模式。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學會引入挫折教育,以鍛煉小學生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學會做人。
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影響之下,要求小學生需要養成良好的核心素養,并推動小學生朝著科學化方向發展。而小學生心理素質便是衡量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成效的重要標準,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滲透挫折教育,是符合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下對學生成長的需求,并影響小學生未來生活與學習上的發展。
在現代社會激烈競爭環境中,小學生如果不具備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便會在步入社會后被現實所打敗,從而一蹶不振。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滲透挫折教育,能夠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并學會合理調節自身情緒,以對應接下來發生的困難,從而迎難而上。小學語文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正確樹立人生觀與價值觀,以此幫助小學生在日后學習中打下堅實基礎與正確方向。
小學生由于受到家庭與社會的溺愛,所以在學習與生活中往往自私自利,并且不愿意分享與幫助,從而很難融入到集體生活之中,并且在壓力之下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而且在遇到困難之時容易請求他人幫助,無法通過獨立方式克服困難。而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滲透挫折教育,能夠很好的將小學生這種消極應對態度轉變為積極應對態度,以確保小學生在人格健全之下,通過自身努力完成困難克服,以快樂愉悅的心情迎接未來的挑戰。
小學生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極容易收到外界因素干擾的關鍵階段,所以,在小學生關鍵時期,小學語文教師應合理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各種困難與問題,幫助小學生克服自身自制力差、脾氣大等缺點,以養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從而在學習道路上披荊斬棘,進而帶下堅實的學習基礎。
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之中許多學生都愿意展示自我,通過這樣方式來表達自己是最好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總會出現爭先恐后舉手回答問題的現象,而小學生在遇到教師不提問自己時,會產生一些誤解想法,認為教師根本不喜歡自己,從而消極應對學習,并在學習之中喪失了自信心與積極性。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交流與溝通,通過溝通方式了解學生內心需求,并糾正其錯誤思想,進而滿足小學生實際興趣與需求,以構建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未來學習道路上以積極向上的態度應對和克服一切挑戰,強大自己的內心。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并且每個學生差異性特點比較明顯,很多時候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優缺點,并且在面對學習困難時,每一個學生處理困難的方式也不相同。所以,針對小學生這種差異化發展特點,小學語文教師應學會因材施教,對于不同類型的孩子實施不同類型的教育方式,以達到挫折教育真實目的。
例如,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在處理挫折與困難時,往往會采取比較消極的態度應對,這個時候教師要學會積極鼓勵學生勇敢面對困難,從而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應對心理。而一些性格開朗學生在面對困難時,往往會勇敢出擊,但是缺乏正確發方式,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學會引導學生找尋正確方法,以正確方法克服學習困難,進而提升抗挫折能力。
在如今許多小學教師教育思想之中,他們只將自己看作為傳道授業的教師,而往往忽略了“解惑”的責任所在,更有甚者可能連傳道授業都無法達到。在素質教育實施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起挫折教育的教育價值,將挫折教育更好的、更靈活的融入到小學語文教育之中,而不是一味的敷衍了事,為了學校目標而做做形式主義。這種思想我們是不能認同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為小學生樹立榜樣,在困難之中創造機遇,為小學生這一代起到一個啟蒙者的作用,從而鍛煉學生堅強的品質,使其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滲透挫折教育,能夠很好幫助學生在面對困難或克服困難時勇往直前,從而培養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與道德素養,進而健全人格魅力,在學習道路上不怕苦不怕累,為自己而努力,以此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