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朦
(吉林省白城市民生中學,吉林 白城 137000)
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雖然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高漲,但是學生在課上與教師的交流、課下與同學的交流卻呈現下降的趨勢。教師應如何改變這一趨勢,小組合作無疑成為當下教師處理這一現象的明智的選擇。小組合作學習是初中新課程發展理念所倡導的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它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主體意識、自主學習意識以及合作精神為主旨,積極挖掘學生探究問題的綜合能力,經過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教學模式中一種值得持續發展的教學策略。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策略提高學生學習的高效性的同時,要注意避免形式主義的“合作”,擺正合作的位置,讓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而不是成為自身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和無用功。
作為一名教師,有責任將傳授知識的過程變成讓學生自主探究真理的過程,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找尋探究的價值、意義以及樂趣。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善于引發學生自己思考,要讓學生養成凡事多問一個問號的思考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等方式,激發學生潛意識里對生物的興趣,如在講解七年級上冊生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的內容,教師通過創設一些問題像讓學生通過對自己所處的生態系統聯想記憶與課本中所涉及到的哪些生態系統相關聯,又如教師給出一段話——“牛喜歡吃三葉草;三葉草要靠土蜂傳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蟲,搗毀土蜂的巢;貓捕食田鼠,因此養牛的農民愛養貓”,從這一段話中讓學生用圖解的形式理清這一段話中出現的生物的關系,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生物圈的認識。
剛步入初中的學生難免心高氣傲,想問題不夠全面,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小組合作正好打破了這一局限,它使學生的凝聚力更強,小組合作學習本身就帶有多元化的因素,用到學生身上更是將這一元素無限放大,使學生的思維打開了一個新的紀元。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較小學階段要強,因此教師要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積極培養學生的小組協作意識,使他們的思維更加開闊。
通過在課堂上有效的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是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途經,鼓勵學生邁出敢說敢做的第一步。在學生大致了解認識課本中的相關內容時及時展開小組討論,這樣可以抓住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熟悉度進一步深入了解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分析整合,在自己原有認知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總結。如:在總結生物的特征時,可以先讓學生舉出一些生物的例子,而后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放映相關的圖片,讓學生辨別一下哪些屬于生物,哪些不屬于生物,并說出為什么。這樣來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在課堂上教師采用提問的方式點名穎同學起來回答問題,他們的答案往往只有一點,但是如果讓他們進行小組談論,學生總結的答案往往不止一個,甚至有的同學還會因此打開自己的思維,得到更多的答案。
在學生思維受阻時及時的組織學生金子那個小組合作討論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換一種學習氛圍繼續學習,而且同組的學生之間還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加上教師在一旁適時的點撥指導,會使學生的思維更上一層樓。即使在討論中大家陷入困境中,或者針對某一問題產生爭吵,但是通過集思廣益和教師額幫助,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發散開闊。此外,學生可以通過檔案袋評價將學習過程中得出的知識總結和幫助自身進步的討論總結到一起,可以幫助學生學會自我反思和監控,從而促進自身潛能的發展。調差發現,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增加了學生動腦思考、動嘴說話的能力而且在后知后覺中增強了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度。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課本教材也進行了整合改革,更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需要,在加上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使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大,也極想了解相關內容,而教材的介紹畢竟有限,教師這時可以利用小組學習的特質,讓學生合作整理相關的熱點材料,然后統一整合,放入他們的成長檔案袋中,并由教師對其進行評價指導,這樣既能培養他們的協作意識又能培養他們收集資料的習慣和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檔案袋評價的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優勢和不足,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差異,以期全面的幫助學生成長發展。
初中生物由于其特殊的原因,一直得不到學生的重視,教師有責任采取一些措施矯正學生對生物的偏見。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離不開小組合作學習的功勞,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消除了學生課上的疲勞,而且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協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小組合作這一有效方式,積極培養學生生物素養,加強學生對生物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