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陽
(北京師范大學大連普蘭店區附屬學校,遼寧 大連 116200)
小學班主任工作是復雜瑣碎的,因為班主任面對的是一群還不懂事的小學生,總的來說,小學班主任工作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班級的管理以及班級活動的組織,二是在家長、教師和學生之間搭建起交流的平臺,因此班主任工作與溝通是緊密聯系在一起。在現代教育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工作更為重要,掌握科學的溝通藝術是新時期班主任掌握的必備技能,為提高小學班級管理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小學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對象是小學生,因此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有效溝通的主要特征是要學會傾聽。小學生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也不夠全面,班主任在與小學生的溝通過程中一定要具備耐心,充分體會他們的內心感受和內心世界,正確理解他們所想要傳達的意思,讓彼此的溝通達到最好的狀態。
溝通是一門藝術,掌握恰當的溝通技巧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開展。溝通技巧是多方面的,包括語言溝通技巧和非語言溝通技巧,班主任需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語言溝通技巧需要注意語氣語調以及情緒,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語言的轉換。而非語言技巧則需要從肢體語言、眼神以及溝通內容等方面入手,將自己的情感充分的表達出來,進而積極的引導學生,提升溝溝通的效率。
小學生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自我管束能力都比較弱,班主任在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必須放下姿態,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很多時候學生對教師有更多的依賴,更多的依賴是情感上的,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可以更好的激勵他們,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關愛,對班主任產生更多的信任。
管理好班級是班主任主要的工作,要想很好的實現班級管理目標,有效的溝通是基礎。在實際的溝通過程,班主任除了表達自己的意思外還要尊重學生們的想法,及時收集學生們的反饋信息,當師生之間出現歧義的時候要及時解決,為之后的溝通工作鋪墊基礎。
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有效的溝通是非常關鍵的,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對象,深入了解并尊重學生可以提升整體的溝通效率,為之后的工作開展鋪墊堅實的基礎。首先班主任要調整好自己的態度,全面深入的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做到一視同仁,并正視他們所犯的錯誤。比如在上課鈴響之前,有兩名學生還在教師門口打鬧,完全沒有做好上課的準備,給其他同學樹立了壞的榜樣。針對這樣的狀況,班主任不能直接對他們進行點名批評,而是從他們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在保留他們自尊心的同時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班主任可以在課余時間單獨找學生談話,從一些積極的角度來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溝通是一門藝術,與小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更是一門學問,這給小學班主任工作帶來了更多的挑戰。靈活的應用溝通技巧可以拉近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提升班級的整體管理效率。小學生的思維比較簡單,他們對班主任更多的是一種信任,在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班主任也要保持真誠和謙和的態度,讓每一位學生都明白自己的真實意圖。比如班上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孤僻,不喜歡結交朋友,在學習過程中也不夠積極,班主任首先要用幽默的態度和語言打開他們的心扉,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然后班主任可以從生活實際入手,將一些實際的生活案例融入到溝通的內容中,讓這部分學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和重視,更愿意敞開心扉與班主任進行溝通和交流,有助于這部分學生心理以及人格的健康發展。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起與學生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班主任工作有效溝通的基礎。班主任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外,還應該從他們的生活以及自身發展入手,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比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認真觀察學生的行為活動,及時發現學生異常的行為表現以及言語表達,并針對不同性格學生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針對班上調皮、活潑的學生,班主任應“剛柔并濟”,通過嚴厲的指導與溫柔的勸阻,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而針對性格內向的學生,班主任應以溫柔的態度走進學生的內心,從朋友的角度對他們進行引導,從而提升溝通的有效性。
總的來說,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的有效溝通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班主任必須要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運用正確的溝通方式來引導學生,促進班級整體質量的提升,同時也為學生之后的全面發展墊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