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何斌
(中共永州市委黨校,湖南 永州 425000)
農民進城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系統工程,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農民進城與否,歸根到底是一種利益的選擇,要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愿、政策鼓勵、市場推動、有序推進”的原則,強化政策措施落實,積極引導農民進城,讓他們進城之后,就業有保障,收入有來源,生存有空間。
一是搞好宣傳發動。宣傳發動是加快農民進城定居的基礎。要在新聞網、政府網等網站設置專欄,將企業招聘信息、促進農民進城的優惠政策等在網頁上公布,方便農民捕捉進城的有關信息;市電視臺每天在新聞節目前后播出新型城鎮化標語和農民進城有關政策介紹,并邀請相關部門領導,對新型城鎮化政策進行解讀。通過長期宣傳,提高農民對進城的接受能力和認知程度。
要解決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問題,就要派出干部深入農村,向農民宣傳、講解新型城鎮化對個人、對家庭、對國家的重大意義,循循善誘地引導農民算大帳、算長遠帳、算社會進步發展帳,盡快破解農民觀念層面的瓶頸因素,以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二是建立咨詢平臺。在住建局或房產局開通農民進城熱線電話,隨時接受群眾咨詢,為群眾釋疑解惑,排憂解難,為農民提供進城的綜合性服務。特別是指導農民按程序申請購房、享受優惠政策,等等。
三是抓好典型示范。由市委辦、政府辦兩辦牽頭,組織有關部門收集、整理進城農民就業、創業的先進事跡,大力宣傳成功典型,通過典型示范,來激勵群眾、發動群眾,引導農民進城。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要建立健全農民進城長效機制,確立長遠目標和發展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農民進城工作。縣、鄉(鎮)要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農民進城、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組織、協調、管理和監督等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同時,要將此項工作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堅持跟蹤問效,增強加快農民進城工作的行政推動力。
二是減輕農民進城負擔。農民進城后,生活負擔和生活成本必然提高。為了讓進城農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應進一步放寬農民進城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凡是進城群眾,可按政策申請享受5-10萬元的貼息擔保貸款,限期3年。目前規定的購房補貼政策應放寬,購房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以及二手房、自建房,也可按政策申請享受每平方米獎勵100元的補貼。而且,在進城購房享受補貼政策的時間不要限制一年,補助金額也適當提高。進城農民辦理房產證、國土使用證、健康證等費用應減半收取。對進城農民創業者要在辦理營業執照、投資注冊企業等方面降低門檻,減免手續費;對投資興辦社區服裝業的,可在各種稅費上給予適當減免。要面向進城農民積極開展住房貸款和小額貸款政策。
三是制訂和完善農民進城的相關配套政策。把農民進城的各項工作分解到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要根據工作職責,制訂落實細化措施,確保農民進城工作平穩推進。
四是強化督促檢查。定期研究農民進城工作,加強督促檢查,確保農民進城政策落實到位,取信于民。
一是有目的地分類制定進城農民培訓計劃。要整合人社、農業、科協、畜牧水產、扶貧、職中等部門的培訓資源,免費為農民培訓,市財政拿出一定資金專門用于農民培訓、工作獎勵。緊緊圍繞市場需求,開展訂單式培訓和校企聯合培訓,切實提高農民擇業就業能力。
二是挖掘就業潛力,提升吸納能力。拓寬就業渠道是激勵農民進城的關鍵所在。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使之成為吸納農民就業的主要基地;要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不斷增加就業崗位;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支持農民自主創辦實業。在證照辦理稅費優惠、獎補激勵、銀行貸款等方面提供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切實為農民進城開拓新的就業空間。
三是建立完善信息收集和發布制度。根據了解掌握到的工業園區企業用工情況,建立用工需求臺帳,并通過就業信息平臺、廣告、電視、網絡、手機短信平臺等,及時發布企業用工信息,讓有意向進城務工的農民能在第一時間了解企業用工需求,提高農民進城就業的質量和效率,為農民進城提供充分的就業服務保障。
四是健全完善就業援助長效機制。對進城落戶后就業困難的農民,要開發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提供一定期限的崗位補貼等政策措施,幫助其就業,并使其制度化。
由于現行的有關政策規定,使農民對進城顧慮重重,特別是舍不得國家的惠農政策,因此,必須大膽試驗,大膽改革,放活放寬政策,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才能加快農民進城步伐。
一是保障進城農民權益。凡是進城農民戶籍轉換為城鎮居民戶口的,允許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就業有保障后)繼續保留承包地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山林經營權,繼續享受國家有關惠農政策;可享受3-5年過渡期的農村生育政策;子女在縣城入學的,繼續享受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并在實際居住地就近安排子女入學。
二是強化進城農民社會保障工作,穩妥推進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銜接與整合。凡是進城落戶農民,進城后被用人單位錄用的,各用人單位必須按照政策規定辦理好“五險一金”參保手續,經開區和高新產業園企業爭取整體打捆參加養老保險;從事個體工商業,進城后靈活就業的人員,允許自主繳納(補繳)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并起算繳費年限;進城落戶農民可自主選擇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可自主選擇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已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當年可繼續享受合作醫療的報銷政策;農民進城落戶后,符合低保救助條件的,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納入城鎮低保救助范圍;原已享受農村低保,家庭條件沒有好轉的可繼續享受;對因病因災造成生活困難的進城落戶農民,納入醫療大病救助范圍,享受醫療救助待遇。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一項需長期付出努力的工作,也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作,尤其在邊遠和貧困地區,關鍵的一項措施是加快引導農民進城定居,提高城鎮化率。只要領導重視、部門協調、氛圍共建、農民觀念轉變,這項工作一定會開出好花,結出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