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志
(河北省容城縣晾馬臺鎮中心學校,河北 容城 071702)
科學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這就決定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不斷地探索、求真,最后得到一個真理。所以,實驗在科學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小學科學課實驗教學中存在:學生分工不合作,實驗活動鬧哄哄,不少學生不參與,或者動手不動腦,探究層次淺等問題,導致實驗教學往往只流于形式,實驗效果低。要達到讓小學生能夠通過科學實驗收獲大量的科學知識,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的教學效果,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最重要的策略。那么,我們怎樣才能進行有效的實驗呢?
在設計安排實驗之前,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目的的重要性。在實驗教學過程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實驗教學整體設計、實驗教學過程安排、實驗教學方法選擇,實驗結論得出和應用等環節,盡可能地為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研究性學習提供可能。只有遵循實驗教學目的的實驗教學,才有切實提高科學實驗教學質量的可能。
例如教學《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一課中高錳酸鉀溶解實驗,這個實驗觀察目的有三:高錳酸鉀進入水中時的狀態;攪拌后高錳酸鉀的狀態;高錳酸鉀水溶液的狀態。如果教師不能對這個實驗的三個目的做到心中有數的話,往往會出現忽略了前兩個階段的觀察,只注意到最后結果的現象。教師只有明確實驗教學的目的,才能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實驗。
首先按實驗要求布置實驗室環境。分組實驗認真擺放好實驗器材,檢查實驗儀器的完好性,合理分組。如在做《溶解的快與慢》的實驗時,要準備好熱水和冷水;做摩擦起電實驗時,先要了解天氣情況,安排實驗時間,因為這個實驗要有一個比較干燥的空氣環境;再如做《點亮小燈泡》實驗時,要確保電池、電線沒有問題。只有對實驗環境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在根本上保證實驗的成功率,不會因為客觀因素而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其次做好應對突發性事件的必要準備。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出現突發性事件是很尋常的。突發性事件具有不可確定性,但突發性事件又是與實驗內容密切相關的。所以要做好應對突發性事件的必要準備:如在要使用酒精燈實驗時,除了要提醒學生特別注意安全外,教師也應事先準備一塊濕的抹布,以防酒精燈中的酒精灑出后滅火時急用。
最后實驗教學前教師必須做過課堂中的每一個實驗。這樣做,可以進一步了解實驗器材的性能,熟練掌握實驗方法、步驟,便于檢測實驗效果的好壞,及時改進。還有利于課堂中教師的演示和指導。例如在做《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這一實驗時,教師若不在課前自己先試試,那么這一節課的時間靠酒精燈很難燒熟整個馬鈴薯的,接下來的教學內容也就完不成了。
可見,充分做好實驗教學前的準備工作,對于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
有了明確的實驗目的,做好了充足的實驗準備,最后還是要以實驗本身來檢驗是否有效。那么,怎樣在教學中落實好實驗呢?我覺得要注意以下幾點:
正確的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最直接地影響著實驗的效果,加強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的指導至關重要。如《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這一課中,實驗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用測力器先測出鉤碼的重力,再用測力器測出鉤碼一半進入水中時的重力,讓學生比較兩次測出的重力有什么不同,得出鉤碼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的結論。第二階段讓學生完全浸沒鉤碼后再測出此時的重力,比較數據后得出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浸入水中的體積有關。在實驗中讓學生充分感知下沉的物體也會受到浮力的影響,從而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完整的浮力概念。
學生在觀察實驗時,注意力往往會集中在那些非本質的環節上。因此在實驗時,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以便達到實驗目的。例如教學《蚯蚓》一課中,在觀察蚯蚓時,應該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蚯蚓的身體形態、顏色、爬行等特點,要讓學生迅速地找出問題的關鍵。
例如滴管的使用時,要注意對使用方法加強指導。使用酒精燈要用正確的方法點燃,用正確的火焰部位給物體加熱,用正確的方法熄滅等。
適當引導學生歸納實驗結論,可以加深學生對實驗作用的感悟,進一步熟悉實驗過程,提高日后實驗能力。如滑輪實驗中,通過實驗,可以引導學生歸納得出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原理。規范的實驗操作能給學生以較大的啟發,逐步養成嚴謹的實驗態度和科學的實驗方法。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事物動態的發展過程可以由電腦輕松地實現,這是傳統教學手段乃至教學錄像所不具備的,是多媒體應用的特殊優勢。我在實驗教學中,運用自制的多媒體課件,充分展示實驗的步驟和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實驗。如在教學生命單元時,有的內容我們課上很難完成實驗,或展現生命的過程。我在教學《動物的卵》一課時,為學生播放小雞孵化這一視頻,讓學生看到雞蛋如何變成小雞的過程。這是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無法比擬的。在科學課上,有很多課文內容,學生是無法進行操作實驗的,如《動物的生命周期》《水的三態變化》等。這些課文內容都能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形象、生動地展現給學生觀看,栩栩如生,效果比實物還要好。
重視對實驗結論的應用,能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實驗的意義,所以,在實驗結束之后,讓學生說說實驗結論的應用就具有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例如在《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實驗中,學生通過實驗知道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但能溶解在洗潔精中,讓學生主動的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可以怎樣洗掉餐具上的油漬。真正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學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精心設計實驗,讓學生通過親自參加實驗獲得知識,是學好小學科學的關鍵。實踐證明,構建有效的科學實驗課堂,有利于學生有效地掌握科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也有利于在學生心中栽下科學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