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琴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城關第一小學,甘肅 隴南 746400)
對于小學生而言,作文水平是衡量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重要方面。對于教師而言,作文教學比閱讀和口語交際教學更難,付出努力卻收效甚微,目前我國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不理想。我國學者曾做過一些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小學生寫作中的觀察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等都存在不足。因此,了解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構成因素以及影響作文能力提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改革就顯得尤為必要和緊迫。
小學作文中語言表達方面存在的問題:第一,不能用準確的語言把自己想說的話表達出來。第二,詞匯貧乏,語言不夠生動形象,通篇都是“口水話”,沒有“文”的色彩。第三,錯別字較多,病句較多。第四,空話、套話多。影響語言表達能力的因素有:第一,不知道怎樣錘煉語言;第二,思維不嚴密,條理不清晰,影響表達;第三,不能準確理解詞語的意思,影響表達。
我們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首先,培養學習語言的興趣。曹禺曾說:“要培養自己對語言的興趣”,“有了強烈的興趣,才能更好地領略語言的妙境,才能摸索語言的精微”,“語言的進步便如水之就下這樣順當,反之,只有鍛煉語言的愿望而無興趣,語言的進步就如急水上山那樣的困難”。所以,產生興趣是學好語言的一個“極大的竅門”。還說:“一天我們對于語言著了魔,那才算是進了大門,以后才有可能登堂入室,從事語言的創造。由興趣學習語言,到能稱心如意的運用語言,使它成為藝術品,這又是進了一大步,要費更大的苦工夫。”
其次,下苦工夫學習語言。有學習,才有積累。學習語言,有兩個途徑:一是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人民群眾的語言是最能反映生活的語言,它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表現力很強,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毛澤東號召人們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二是多讀名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郭沫若認為,多讀多寫,摸熟語言的“筋肉組織”和精微之處,喚起靈敏的感覺,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妙之筆,獲得豐富的詞匯,這樣,自己寫起文章來,優美的筆調慢慢地就會運用自如。
第三,多積累語言——詞匯。斯大林曾說:“詞匯反映語言的狀況:詞匯越豐富,語言也就越豐富、越發達。”掌握大量的詞匯,就能將事物間細微精妙之處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
第一,講清什么是描寫及其作用。描是描繪,寫是摹寫。從寫作學角度說,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事物、景物、環境、事件及其形態或特征等描繪或刻畫出來,使人讀后有如見其形、聞其聲、歷其事的感覺。
第二,講清描寫的種類。關于描寫的種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從小學作文要求來看,主要應該掌握語言描寫、行動描寫、肖像描寫等。應該注意無論什么描寫,都要做到有明確的目的,或為表現人物服務,或為展開情節服務,或為揭示主題服務等等;此外,要抓住對象的特征,做到寥寥數筆,神形兼備,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第三,講清描寫的方法。關于描寫的方法,一般說來,離不開生動形象的詞匯、濃烈鮮明的色彩、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等等。人們的寫作風格不同,其各自強調的重點不同。老舍強調比喻,他說:“在描寫時,不能不設喻。”而魯迅則強調白描,這種方法沒有濃烈的色彩,少有形容詞,少有修飾,即魯迅所說的“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修改作文,是寫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人們公認:文章是改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古今中外的作家都非常重視文章的修改能力。梁章矩說:“百工冶器必幾經轉換,而后成器。
小學生修改文章方面存在的問題有:第一,眼高手低,即識別能力差,因而修改能力差。第二,修改意識不強。根據我們的調查和觀察,當前的小學生作文,幾乎都是一稿“定音”,不修改,應試作文也沒有時間修改,這從某個角度上是明智的,但無論如何也是一種無奈。第三,對自己的作文,有先入為主的偏見。對已寫好的作文有一種思維定式,學生往往突破不了這種定式,對作文不能做實質性的改動。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它是我們培養學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潛心構思、字斟句酌過的。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了解作者謀篇布局、遣字造句的方法,讓學生把這些方法運用到修改作文中來,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批是改的基礎,批為改服務,改是批的目的。只要在實際教學中充分利用此關系,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師批,學生改。“教師批”是指教師在閱讀學生作文的過程中,在需要修改之處做上各種符號或加以眉批,發現妙詞佳句加以鼓勵,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還存在不足,清楚今后的努力方向。“學生改”是指學生細心體會教師所畫的符號、眉批,根據教師做的批注認真地加以修改,慢慢地,作文會越寫越好。
2.互批互改。“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小學生對自己寫的作文,往往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式,我發現,每次讓他們修改自己的作文,他們只是看看有沒有錯別字,標點正確了沒有,很難有新的改變和突破。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幫助別的同學修改作文,他們的思維會很活躍,由于出發點不同,生活閱歷不同,視角不同,就會產生非常獨到的見解,而且這種形式的批改,同學們非常感興趣,學生積極評議,同學之間互相影響,不僅促進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還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批改方法,值得長期堅持。
3.面批面改。面批是作文教學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學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種批改方法,它溝通直接,突出反饋的作用,能幫助學生辨析習作中的正誤,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據。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個別性問題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過與學生親切交談引導學生自己修改,學生的記憶會非常深刻,同時,他們會覺得自己得到了教師的重視,心里會有一種自豪感,被尊重感,就會不自覺地愛上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