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銘靜
(鄭州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在我國教育事業繁榮發展的當下,高校規模與數量正在不斷擴增,為社會進步提供了大量優秀人才。在高校的日常工作當中,學生管理是其重點內容,關系到高校的形象與發展前景。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多元文化對學生的思想形成沖擊,如何增強學生的判斷能力、促進其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是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關鍵。在教育體制改革、社會轉型和教育發展速度加快的趨勢下,高校學生管理面臨的挑戰也在逐漸增大,工作開展陷入困境當中,導致學生的成長發展受到限制。為此,應該遵循實事求是和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明確高校的發展規劃與目標,對管理工作方法與理念進行逐步創新,使其滿足學生的成長成才需求,為我國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大學生的思想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導致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泛濫,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尤其是互聯網的逐漸普及,網絡中的信息魚龍混雜,也會導致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出現偏差,這是學生管理工作中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1】。與此同時,在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對于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視程度提升,但是也會出現扭曲個性的問題,導致學生管理工作遇到較大的困難。
首先,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落后。在管理工作當中,管理人員始終將自己放在主導地位,與學生保持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導致學生出現一定的逆反心理。其次,管理方法陳舊【2】。傳統管理方法較為陳舊,導致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主動性不高。在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對于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實現創新與改進,將會導致資源浪費的現象出現。最后,管理工作隊伍專業素養不高。未能對其進行專業培訓,導致其工作開展的專業性與規范性缺失,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管理理念的創新和轉變,能夠為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明確的思路與指導,增強工作實效性,滿足新時期教育發展的需求。在管理工作當中,工作人員應該樹立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消除以往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明確自身的服務職責與范圍。及時了解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獲取學生對管理工作的反饋意見,以便促進工作水平的提升。向學生說明其自身的權利與義務,重視對學生合法權益的維護,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
新的管理方法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新鮮感,使其主動參與到自我管理當中,而且能夠凸顯其主導性,促進管理工作實效性的提升。管理人員應該鼓勵優秀學生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當中,通過集思廣益消除傳統模式下的弊端。學生對于自身群體的特點了解較為清楚,能夠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管理方法與制度。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自律意識和責任感的增強,而且也能對學生的潛能進行有效挖掘,促進其全面發展【3】。運用先進的新媒體開展管理工作,也能夠增強學生的接受度。
高水平的管理工作隊伍,能夠為工作實施提供保障,促進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尤其是在高校擴招的趨勢下,對于管理人員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但是,由于管理隊伍的綜合素養不高,會導致在管理制度實施中遇到較大的困難,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都存在較大的浪費問題【4】。為此,應該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使其掌握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知識技能,強化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等方面的知識體系,增強工作的規范性與專業性。此外,還應該加強人才的引進,并制定完善的人才引進管理制度,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注入新的活力。為了增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應該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增強其工作規范性。
在信息化時代,為了促進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還應該加強信息技術的運用。尤其是隨著信息數據量的不斷擴增,傳統管理模式體現出一定的不適應性,只有加強信息技術與管理方法的融合,才能夠提升信息傳遞與共享的速度,實現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5】。管理人員可以借助于微信和微博等平臺,以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呈現管理內容,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同時,能夠通過網絡平臺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促進管理工作模式的優化。
在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當中,由于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其面臨的挑戰與困境較多。為此,應該通過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法、加強隊伍建設和運用信息技術等途徑,促進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滿足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