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嬌嬌
(吉林省和龍市新東小學校, 吉林 和龍 133500)
課題研究實踐課,指的就是有實驗課題的學校,實驗教師圍繞課題研究內容,按著實驗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出控制要素的課。凡是能夠實施課題控制要素的課均可上成課題研究實踐課。
近十年來的課題研究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上好課題研究實踐課是提高科研水平、教學質量最有效的途徑。
但從目前一些學校開展的課題研究活動來看,仍有一些實驗教師不會上課題研究實踐課,將教研與科研混同,用科研代替教研。雖然有的實驗教師的課上得很精彩,教學效果也很好,但沒有跳出教研的圈子,脫離了課題研究的范疇,課題研究實踐課卻體現不出課題研究實踐課的特點,看不出控制要素。所謂“控制要素”,指的是控制“三種變量”。“三種變量”,即自變量、無關變量、因變量。上好課題實踐課,必須學會控制“三種變量”。如何控制“三種變量”呢?
實驗教師理解“三種變量”的內涵與內容很重要,因為理解“三種變量”的內涵與內容是實施課題控制要素的前提。
(一)“自變量”內涵是由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和控制情況或刺激物,用它們促使被試產生良好的反應與變化。“自變量”指研究內容。
(二)“無關變量”內涵是指對被試的行為結果產生影響的變量。“無關變量”指干擾因素。
(三)“因變量”內涵是由自變量引起的在被試者身上產生的反應與變化,是實驗內容造成的效果,也是實驗者所力圖記錄和觀察到的行為變量。“因變量”指的是教學效果。
實驗教師學會確定“三種變量”非常重要,因為學會確定“三種變量”是實驗控制要素的關鍵。
確定“三種變量”就是圍繞研究課題與課堂教學,結合教師與學生的實際,找出自變量、無關變量和因變量的具體規定(所指的具體內容)。例如:結合“小學漢語‘啟、讀、練、知’綜合教學法運用實驗研究”課題與實驗教師及實驗對象進行如下“三種變量”的確定:
(一)“自變量”,即研究內容。“啟、讀、練、知”,就是實驗研究內容,分別作出確定:“啟”是指學生學習困難時及時啟發;“讀”是指讓學生動腦閱讀課本;“練”就是讓學生單獨地練習;“知”就是讓學生及時知道練習的結果。
(二)“無關變量”,即干擾因素。教師的不良情緒與態度、偏愛心理、不恰當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學生的不良學習態度、心理障礙、學習基礎差、厭學等。
“因變量”,即教學效果。可以結合所教內容從所教知識方面,培養能力上以及智力開發等方面作出具體的確定。“因變量”的確定必須是可以觀察、測量、量化的。在確定因變量指標時必須符合三個要求:一是所選擇的指標與研究目的相關聯,即具有相關性;二是對指標的解釋不以研究者或被試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確定指標應以客觀為主,以保證客觀性;三是因變量的指標對自變量的變化要有較高的辨別能力,即具有靈敏性。
學會控制“三種變量”關系重大。如果實驗教師能有效地控制好“三種變量”,就可以保證上好課題研究實踐課。
學會控制“三種變量”就是在教學中有效地去實施控制要素。
(一)自變量”的控制
“自變量”如果控制不好,可直接影響實驗在被試者身上作出反應與變化。
實驗教師要控制好“自變量”,首先要知道“自變量”的內容(研究內容),然后實驗教師要充分考慮好怎么做才能體現出所要研究的內容,也就是實驗教師如何去促使被試迅速產生反應與變化,使課堂教學突出實驗內容。比如我們對課題“小學漢語‘啟、讀、練、知’綜合教學法運用實驗研究”中的“啟、讀、練、知”研究內容先分別作出具體規定,然后嚴格按照規定和教學模式教學,實際上也就達到了對“自變量”的控制。
(二)“無關變量”的控制
“無關變量”的控制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自變量”在被試者身上產生的行為結果。實驗教師要控制好“無關變量”,首先要掌握好“無關變量”的具體內容(干擾因素),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去自覺地控制與排除對被試的行為結果產生影響的一切干擾因素。比如,對來自實驗教師方面的一些干擾因素的控制,實驗教師不能把不良情緒,不良態度帶入課堂,使學生的學習受到影響。教師只要站在講臺上,就得以飽滿的情緒,熱情的態度對待全體同學;對待來自學生方面的干擾因素的控制,實驗教師無論是啟發學生動腦思考問題,還是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實踐,乃至學習上的其他方面,不要歧視差生,要做到一視同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要充分看得到他們的閃光點,關注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關心他們的全面成長,從而保證課堂素質教育的落實與課題實驗效果。
對來自自然界方面的干擾因素也要控制好。比如,陰天教室光線暗,實驗教師就要及時打開教室里的燈;夏天光線強,實驗教師要及時拉上窗簾,以保證學生學習不受影響。做好干擾因素的控制,才能保證教學效果向著預期的方向發展。
(三)“因變量”的控制
“因變量”的控制至關重要,如果選擇的檢測方法不當,可影響實驗的成功與失敗。對“因變量”的控制就是實驗教師講授完知識,為了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而采取的不同檢測方法與手段。檢測要做到合理科學。通過實驗教師的合理檢測,不僅全面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還可以證明研究內容(自變量)與教學效果(因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進而得出課題研究實踐課是否成功這一可靠結論。
實驗教師真正理解了“三種變量”的內涵與內容,學會了如何確定與控制“三種變量”,實際上也就等于學會了如何上好課題研究實踐課了。